- 拼音版原文全文
世 上 宋 /王 安 石 范 蠡 五 湖 收 远 迹 ,管 宁 沧 海 寄 余 生 。可 怜 世 上 风 波 恶 ,最 有 仁 贤 不 敢 行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敢(bù gǎn)的意思:不敢指一个人因为害怕而不敢做某件事情。
沧海(cāng hǎi)的意思:比喻时间的变迁和世事的更迭。
范蠡(fàn lǐ)的意思:指胸怀宽广,志向高远的人。
风波(fēng bō)的意思:指风和波浪,比喻社会上的动荡和纷争。
可怜(kě lián)的意思:
[释义]
(1) (形)基本义:值得怜悯。
(2) (动)怜悯。
(3) (形)(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
[构成]
动宾式:可|怜
[例句]
可怜的孩子。(作定语)不能可怜人。(作谓语)知识贫乏得可怜。(作补语)仁贤(rén xián)的意思:仁德贤能。形容人品高尚,才德出众。
上风(shàng fēng)的意思:占据优势,处于有利地位
世上(shì shàng)的意思:指世界上、人间中。表示整个世界、人间。
五湖(wǔ hú)的意思:指泛指全国各地、世界各地。
远迹(yuǎn jì)的意思:离开原地,远离故乡。
- 注释
- 范蠡:古代越国大夫,后泛指隐士。
五湖:泛指江南的太湖、鄱阳湖等五个大湖,象征隐居之地。
收远迹:隐退,不再涉足尘世。
管宁:东汉名士,以清高自守著称。
沧海:大海,常用来比喻人的心胸或境遇广阔。
寄馀生:寄托剩余的岁月,过着隐居生活。
可怜:令人同情或感慨。
世上风波恶:世间充满险恶和纷争。
风波:比喻世事的动荡和变故。
恶:恶劣,险恶。
最有:最具有,最具备。
仁贤:有仁德和才智的人。
不敢行:不敢轻易踏入这险恶的世间。
- 翻译
- 范蠡在五个湖泊隐居,远离尘世纷扰
管宁像大海一样深沉,度过余生在清静中
-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通过对古人范蠡和管宁的引用,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社会风波所引起的感慨,以及对那些有仁心却不敢于行事的人们的同情。全诗语言简洁而深邃,寓意丰富。
“范蠡五湖收远迹”,这里的“范蠡”指的是东汉时期的隐士范蠡,他曾经隐居在五湖(即太湖)之滨,以逃避世俗的纷争。诗人通过这一典故,表达了对远离尘嚣、追求心灵自由的向往。
“管宁沧海寄馀生”,管宁是三国时期的人物,他以清高自守著称。这句诗借用管宁名字,意指将自己的一生交付给那广阔无垠的大海(即自然),寄托着余下的生命。这里的“馀生”暗示了对人生苦短、世事无常的感慨。
接着,“可怜世上风波恶,最有仁贤不敢行”,诗人深刻地指出了现实社会充满了风波和邪恶,而那些最具仁心与智慧的人却因为种种原因而不敢于行动。这两句抒发了诗人对于当时政治环境的无奈,以及对那些有识之士不能施展才华的惋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既离成都,故人送者远至汉嘉分袂,其尤远而
我本住林屋,风吹来锦城。
锦城亦休乐?
所乐多友生。
相从不知久,相送不计程。
横绝峨眉巅,欲去有余情。
吾宗盖难弟,李郭人中英,二杨懿文德,谭子资粹清。
相视心莫逆,剧谈四筵轻。
明朝各回首,云水相与平。
我今投绂去,行且扶藜耕。
凄凉别知赋,慷慨结客行。
後会岂不好,路长恐寒盟。
诸贤乃不凡,骨相有功名。
大厦罩群木,明廷朝万灵。
王畿坦如砥,结绶当同登。
道傍石湖水,谁能叩柴荆。
梦中傥相见,秉烛听残更。
寄上鄙句之明日,舟次梅口,南枝已有春意,
晏温解船去,暮夜檥船歇。
横斜隘梅村,玉蓓粲将发。
城中三辅豪,指日承明谒。
高怀妙康济,未试君前笏。
周南又小春,微温入花骨。
我瞻浮丘亭,山高璇柄没。
飞鸟正飘荡,空绕南枝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