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妇怨·其二》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识(bù shí)的意思:不了解或不认识
良人(liáng rén)的意思:指贤良善良的丈夫或优秀的男子
门限(mén xiàn)的意思:指家门口的门槛,也用来比喻某个界限或限制。
梦中(mèng zhōng)的意思:指在梦中,不真实的情景或境况。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阳道(yáng dào)的意思:指阳光照射的道路,也比喻光明正大的行为。
夜夜(yè yè)的意思:夜晚连续的每一个晚上。
有时(yǒu shí)的意思:偶尔;间或;有时候
渔阳(yú yáng)的意思:渔阳是指渔夫在阳光明媚的天气下垂钓,比喻人们在安逸舒适的环境中消磨时光,不思进取。
中门(zhōng mén)的意思:指在中间的门,比喻位置重要或关键。
- 注释
- 渔阳:古代地名,今北京附近。
道:道路。
中门:古代宫殿的大门。
限:门槛。
踰:越过。
时:时机。
渔阳长在眼:渔阳的景象常在心头。
绿罗:绿色的丝织品,代指闺房。
下:之下。
良人:古时对丈夫的称呼。
戍:守卫边疆。
梦中到:在梦中到达。
- 翻译
- 渔阳的道路遥远漫长,仿佛就在眼前近在咫尺。
虽然偶尔能越过中门,但渔阳始终在我心中浮现。
我生长在绿色罗帐之下,从未亲身走过那条路。
我的丈夫远赴渔阳守边,夜晚的梦境中常常回到那里。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守寡的女子对远方戍边丈夫的思念之情。开篇“渔阳千里道,近如中门限”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距离的遥远和心中的迫切。接着,“中门踰有时,渔阳长在眼”表达了女子即便偶尔踏出家门,也总是心系千里之外的戍边丈夫。
“生在绿罗下,不识渔阳道”则透露了女子平日生活的安逸与对外界的不了解,但这并未减弱她对丈夫的思念。"良人自戍来,夜夜梦中到"显示了女子对丈夫深切的牵挂和在梦中的相见,这种相见虽然虚幻,却是她的精神慰藉。
整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遥远与亲近等手法,展现了古代妇女在战争时期的孤独、寂寞以及深沉的爱情和牵挂。语言简洁,情感真挚,是唐代诗人孟郊作品中表现征妇之怨的一首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