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伯牙台》
《伯牙台》全文
清 / 李映棻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高山不在山,流水不在水。

天下善音人,但默会其理。

天下知音人,但微契其旨。

山水古今知交有生死。

注茫天地间,赏音能有几。

我过伯牙台,辄思焚绿绮。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伯牙(bó yá)的意思:指忠诚友爱的朋友,也用来形容音乐家之间的深厚友谊。

不在(bù zài)的意思:不在表示不在某个地方或不参与某个活动。

高山(gāo shān)的意思:高大的山峰,喻指高度、水平、境界等方面达到极点。

古今(gǔ jīn)的意思:古代与现代,过去与现在

流水(liú shuǐ)的意思:形容水流不断、源源不绝的样子,也用来比喻事物连续不断、不停地发生。

默会(mò huì)的意思:暗中商议或默契地达成共识。

能有(néng yǒu)的意思:有能力、有才华、有能耐

山水(shān shuǐ)的意思:指自然风景,也用来形容艺术作品或人物的美丽和高尚。

赏音(shǎng yīn)的意思:欣赏音乐声音。

天下(tiān xià)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全国或全境。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

有生(yǒu shēng)的意思:指有生命的存在或有生活的人。

知音(zhī yīn)的意思:知己,好朋友

知交(zhī jiāo)的意思:指真正了解、互相信任的朋友。

鉴赏

这首诗以高山流水为引子,表达了对知音难觅的感慨。"高山不在山,流水不在水"运用了象征手法,暗示真正的价值不在于物质本身,而在于内在的品质和情感交流。"天下善音人,但默会其理;天下知音人,但微契其旨"强调了理解与共鸣的重要性,真正的知己在于心灵的契合,而非表面的交往。

接下来,诗人指出"山水无古今,知交有生死",意在说明自然永恒,但人事无常,知心朋友的生死离别更为触动人心。"注茫天地间,赏音能有几"进一步表达了对世间知音稀少的感叹。最后,诗人来到伯牙台,触景生情,不禁想起古代的知音故事,产生了想要弹奏琴曲以表达内心情感的冲动,"辄思焚绿绮",这里的"绿绮"是古代名琴,诗人借此表达对知音的渴望和对音乐艺术的热爱。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和对知音之谊的深深怀念。

作者介绍

李映棻
朝代:清

李映棻,字香雪,宜宾人。道光甲辰进士,历官湖北候补知府。有《石琴诗钞》。
猜你喜欢

八月八日发潭州后得绝句四十首·其二

才把离觞已足悲,况哦别句慰相思。

月明未比夜来别,人影已知天外追。

(0)

更漏子

玉搔头,金约臂。娇重不胜残醉。留粉黛,晕胭脂。

浅寒生玉肌。待归来,浑未准。疑杀那回书信。

春又好,思无穷。卷帘花露浓。

(0)

有感

舞罢歌停岁月深,当时胜迹尽销沉。

飞云捲雨人争赏,留得佳名尚到今。

(0)

癸卯除夕客中

膝下传觞事已非,瓣香千里隔庭闱。

摧心远忆新阡上,寂寂低松雪乍晞。

(0)

寄高善胜

雨窗思昔日,不见半年馀。

别后几回梦,中间三寄书。

兵戈吾幸免,踪迹尔何如。

世事难如意,同心却异居。

(0)

游裴公亭·其二

溶溶春水碧生池,上相临观许从随。

万姓歌呼喜游豫,几人出处佩安危。

雨馀空谷云归早,风满长林鸟下迟。

笳鼓明当催晓发,柳烟花露湿旌旗。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林藻 徐世隆 廖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