徬徨守先训,焉敢欺后昆。
性澹时愈乖,安得不长贫。
促弦(cù xián)的意思:指弦乐演奏时,通过适当的力度和方式引起弦的振动,使音乐更加动听。比喻通过某种方式激发人的潜力或激发某种情感。
道流(dào liú)的意思:指道理或事物的发展、变化沿着一定的轨迹或规律进行。
得不(dé bù)的意思:表示非常容易或者非常可能发生某种情况或结果。
复道(fù dào)的意思:指多条道路并行不悖,相互交错的情况。
孤踪(gū zōng)的意思:独自行走,无人陪伴。
后昆(hòu kūn)的意思:指晚辈、后代。
缓音(huǎn yīn)的意思:指声音缓慢而低沉。
矫俗(jiǎo sú)的意思:指改正、纠正陈旧、拘泥的习俗或观念。
久已(jiǔ yǐ)的意思:长久以来已经存在或已经发生。
黔娄(qián lóu)的意思:指人的相貌丑陋或者形体残疾。
去去(qù qù)的意思:离开,走开
是非(shì fēi)的意思:指对是与非的辨别,也可指是非曲直、对错。
夙志(sù zhì)的意思:指早年时期就立下的志向和目标。
所闻(suǒ wén)的意思:
所听到的;所知道的。《商君书·更法》:“夫常人安于故习,学者溺于所闻。”《汉书·刘向传》:“臣幸得託肺附,诚见阴阳不调,不敢不通所闻。” 晋 陶潜 《桃花源记》:“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 汉 ,无论 魏 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孙文定公》:“人君耳习於所闻,则喜諛而恶直。”
同异(tóng yì)的意思:指事物之间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吾道(wú dào)的意思:指自己的道理、原则、信仰等。也表示坚持自己的主张,不受他人影响。
无邻(wú lín)的意思:没有邻居,孤立无援
相因(xiāng yīn)的意思:因果关系相互影响,相互依存。
偃鼠(yǎn shǔ)的意思:形容人做事态度消极,不积极主动。
无是非(wú shì fēi)的意思:指人不分是非,不辨是非曲直,不分正邪是非,不管是非曲直,也可指言行放纵,不顾是非曲直。
这首诗《莫厌贫十二首(其十二)》由明代僧人释函是所作,体现了诗人对世俗的反思与对内心世界的追求。
首句“徬徨守先训,焉敢欺后昆”表达了诗人坚守传统教诲,不敢欺骗后代的决心。接着,“此世无是非,同异徒相因”揭示了诗人对于世间善恶不分、是非混淆的感慨,认为人们往往只是随波逐流,缺乏独立判断。
“吾道流为名,久已丧厥真”指出社会风气使得道德沦丧,追求名声而非真实的价值。接下来,“性澹时愈乖,安得不长贫”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淡泊与现实的矛盾,即使心性淡然,却难以避免贫困的生活。
“孤踪岂足尚,黔娄乃无邻”通过引用古代隐士黔娄的例子,强调孤独并非值得推崇,真正的伴侣难寻。最后,“矫俗非夙志,维当尊所闻”表明诗人并不以改变世俗为初衷,而是遵循内心的声音。
“偃鼠腹易满,促弦无缓音”运用比喻,偃鼠的肚子容易满足,弦乐应保持节奏,不能急躁或拖沓。这反映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思考,以及对艺术创作的见解。
“去去勿复道,终焉从予心”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展望,不再多言,最终将遵循自己的内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释函是对于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以及在纷扰世间的坚持自我、追求内心平静的决心。
万缘销尽本无心,何事看花恨却深。
都是支郎足情调,坠香残蕊亦成吟。
东,西。步月,寻溪。鸟已宿,猿又啼。
狂流碍石,迸笋穿溪。望望人烟远,行行萝径迷。
探题只应尽墨,持赠更欲封泥。
松下流时何岁月,云中幽处屡攀跻。
乘兴不知山路远近,缘情莫问日过高低。
静听林下潺潺足湍濑,厌问城中喧喧多鼓鼙。
宇下无留事,经营意独新。
文房已得地,相阁是推轮。
席上招贤急,山阴对雪频。
虚明先旦暮,启闭异冬春。
谈笑兵家法,逢迎幕府宾。
还将负暄处,时借在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