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贱日酬索原先生》
《贱日酬索原先生》全文
明 / 陈一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五十五年初度日,蹉跎双鬓愧浮生

每缘餐素多惭积,忽念劬劳百感并。

至正逢吾代长,龙飞况直海波平。

修龄有梦从天锡,不向金丹九成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感(bǎi gǎn)的意思:形容心情复杂,感慨万千。

初度(chū dù)的意思:初次、第一次

从天(cóng tiān)的意思:指突然出现或降临,形容事物突然发生或突然出现。

蹉跎(cuō tuó)的意思:指浪费时间、虚度光阴。

度日(dù rì)的意思:度过一天的时间,表示度日如年,时间过得很慢。

浮生(fú shēng)的意思:指人生如浮云般短暂而虚幻。

海波(hǎi bō)的意思:形容大海波澜起伏,比喻事物变化无常或动荡不安。

金丹(jīn dān)的意思:指道家修炼中所追求的长生不老药物,也可比喻极其珍贵的东西。

九成(jiǔ chéng)的意思:指很大的比例或数量,接近百分之九十。

龙飞(lóng fēi)的意思:形容龙腾飞翔,意味着勃发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年初(nián chū)的意思:一年的开始,指新年伊始或年初阶段。

劬劳(qú láo)的意思:努力勤奋工作,辛勤劳动。

天锡(tiān xī)的意思:指上天赐予人的特殊恩赐或福利。

修龄(xiū líng)的意思:指修炼修道的年限或时间。

至正(zhì zhèng)的意思:指极为正直、公正,没有一点儿私心或偏见。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岁月蹉跎的感慨,以及对生活的反思与自省。首句“五十五年初度日”点明了诗人的年龄,暗示着人生已过半程。接着,“蹉跎双鬓愧浮生”一句,诗人以双鬓的斑白和岁月的流逝,表达了对虚度光阴的自责与愧疚。

“每缘餐素多惭积,忽念劬劳百感并”两句,诗人反思自己的生活态度,因常食素食而感到惭愧,可能暗指对物质追求的反省;同时,想到辛勤劳作的过往,百感交集,既有对过去努力的肯定,也可能包含对未能更进一步的遗憾。

“阳至正逢吾代长,龙飞况直海波平”两句,诗人或许在借自然景象表达对未来的期许。阳至象征着新生与希望,正值自己年岁增长,预示着人生的另一个阶段即将开始;“龙飞”、“海波平”则可能寓指国家或个人事业的顺利发展,一片祥和。

最后,“修龄有梦从天锡,不向金丹问九成”表达了诗人对于长寿的渴望,但更倾向于通过内心的修为和道德的提升来实现,而非依赖外在的法术或药物。这体现了诗人对精神层面追求的重视,以及对传统道家思想的认同。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是对个人生命历程的深刻反思,也蕴含着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展现了明代文人对自我、社会乃至宇宙的思考与感悟。

作者介绍

陈一松
朝代:明

陈一松,字宗岩。海阳人。明世宗嘉靖二十六年(一五四七)进士,选庶吉士。除兵部主事,迁湖广佥事,历官至工部侍郎。有《玉简山堂集》。清光绪《海阳县志》卷三七有传。
猜你喜欢

送汪子建之宣城

闻君书剑惯长征,离绪何当一羽轻。

太史著成游侠传,少年投赠丽人行。

啼莺津路垂杨合,细雨江帆春草生。

无恙敬亭山在郡,送君因忆谢宣城。

(0)

如梦令·其二秋思

风漾绿波鳞起。目送双双红鲤。

南雁去无凭,惆怅美人秋水。千里。千里。

梦袅白云乡里。

(0)

玉漏迟.月夜湖上和闺友韵

玉盘秋皎洁,烟消水定,十分澄澈。

万壑千峰,黛重螺浓如滴。

真个无边风月,全不费、青钱能得。万籁寂。

绿阴满地,偶留人迹。

素娥似识幽怀,抱三五清辉,照伊词客。

隔断飞尘,恍到玉楼琼阙。

此际囊中无句,恐难对、多情山色。空明绝。

人与湖光如涤。

(0)

苏幕遮.春夜

漏凄清,风缥缈。月上梨花,阵阵炉烟袅。

一曲冰弦弹未了。十二屏山,锦帐人空老。

泪痕多,鲛帕小。淡酒三杯,能解愁多少。

醉里朦胧天外绕。好梦谁惊,又是莺啼晓。

(0)

满庭芳.柳

汉苑芳踪,隋堤旧事,和云和水苕苕。

年年攀折,离恨有千条。

何必渭城灞岸,风流态、今古魂销。

应擘尽、江南好梦,烟雨短长桥。

一鞭回首处,浓阴雨岸,十里笙箫。

爱轻丝无力,漫舞宫腰。

长怕系春不住,东风里、点点花飘。

空赢得、暮鸦残照,憔悴几人描。

(0)

书感

炉香经卷伴清幽,长闭柴门避酢酬。

识得繁华原梦幻,看来身世等云浮。

无聊敲句寻生趣,着意看花遣宿愁。

最爱闲庭风吹柳,一弯眉月挂楼头。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班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潘良贵 刘彻 王鼎 冯惟讷 程元凤 孙绰 顾景星 丘为 阴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