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将鸡犬去,永与麋鹿群。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来(bù lái)的意思:不来表示不到、不来参加或不来实现某种行动或结果。
长城(cháng chéng)的意思:比喻具有坚固防御能力的事物或机构。
镐池(hào chí)的意思:指勤劳勇敢的人,比喻有才能而又肯吃苦耐劳的人。
绝世(jué shì)的意思:指在某一领域中无可匹敌、无与伦比的,超越一切、独一无二的。
来早(lái zǎo)的意思:指某人到达某地或某事发生得太早,不合时宜。
龙君(lóng jūn)的意思:指君主或权力者的象征,也指非常有权势的人。
麋鹿(mí lù)的意思:麋鹿是指麋鹿的形象,比喻人或事物高贵、高尚、美好。
秦人(qín rén)的意思:指有勇无谋的人,形容只有勇气而缺乏智慧的人。
世氛(shì fēn)的意思:指社会的风气和氛围。
桃源(táo yuán)的意思:指理想中的美好世界或乌托邦,也用于形容人们过着宁静、幸福、自由自在的生活。
问津(wèn jīn)的意思:向人请教或求助,寻求帮助或指点。
吾爱(wú ài)的意思:指自己的爱好或兴趣。
衣服(yī fú)的意思:指穿在身上的服装。
幽居(yōu jū)的意思:指安静、清幽的居住环境,也可引申为远离尘嚣、隐居山林的生活方式。
招魂(zhāo hún)的意思:通过特殊的方式唤醒死去的人的灵魂。
子孙(zǐ sūn)的意思:后代、子孙后辈。
祖龙(zǔ lóng)的意思:祖龙指的是祖先的龙,比喻非常伟大、威严的人物或事物。
桃源洞(táo yuán dòng)的意思:指世外桃源般的美好、宁静、理想的地方。
- 鉴赏
这首诗《感遇(其五)》由明代诗人邓云霄所作,通过描绘桃源洞的隐逸生活,表达了对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生活的向往。诗中以桃源洞为背景,描述了这里与世隔绝的环境,子孙们仿佛已经忘记了晋代的更迭,依然保持着秦人的衣着习俗,这种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与和谐。
“吾爱桃源洞,幽居绝世氛。” 开篇即点明了诗人对桃源洞的喜爱,这里的“幽居”不仅指地理位置的隐蔽,更是心灵上的避世。接着,“子孙忘晋代,衣服自秦人。” 描述了桃源洞内居民的生活状态,他们似乎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受外界变迁的影响,保持着古老的习俗和生活方式。
“宁知镐池壁,久遗祖龙君。” 这一句则借用了历史典故,暗示桃源洞的存在如同古代传说中的避世之地,与现实世界的权力斗争相隔绝。接下来,“招魂长城下,不来早问津。” 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同时也暗含了一种对现实世界的无奈和逃避之意。
最后,“愿将鸡犬去,永与麋鹿群。” 表达了诗人希望与桃源洞的居民一样,过上与世无争、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甚至愿意带上家禽一同前往,融入麋鹿的群体之中,进一步强调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桃源洞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渴望,以及对现实世界复杂与矛盾的反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再和陶韵·其一
纷纷流俗间,哀此万众生。
陶翁盖达士,酷爱重九名。
行行步东皋,见菊眼为明。
色香不改旧,想像闻其声。
欢言各携袂,耄齿逮弱龄。
属予刚制酒,空杯与谁倾。
凛然北窗下,清癯落骄荣。
云团煮风叶,竞用招我情。
醒醉未必尔,昭氏何亏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