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水(bái shuǐ)的意思:指没有任何杂质或添加物的纯净水,也比喻纯洁无暇的品质或人。
持竿(chí gān)的意思:手持竿杆,表示持续坚持、不放弃的意思。
放夜(fàng yè)的意思:放夜指放宵夜或熬夜。
后头(hòu tou)的意思:指事情的最后阶段或最后结果。
况复(kuàng fù)的意思:况复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意为“况且还有”,表示一种进一步的陈述或补充。
牧童(mù tóng)的意思:指放牧牲畜的孩子。比喻年幼无知的人。
那须(nà xū)的意思:指事情或行为需要经过一定的条件或环境才能实现。
冗员(rǒng yuán)的意思:指多余的人员,也可以指无用的人员。
熟事(shú shì)的意思:熟悉的事情
水牛(shuǐ niú)的意思:指人或事物坚韧、顽强不屈,能够承受压力和困难。
在后(zài hòu)的意思:在后指的是在某人或某事物之后,表示位置或次序。
- 翻译
- 熟悉沩山的白水牛,清晨该放它出去,夜晚又得收回来。
放牧的儿童已经被视为多余的,更何况还有人在后面拿着竹竿驱赶。
- 注释
- 熟事:熟悉。
沩山:地名,指沩山地区。
白水牛:白色的水牛。
晓:清晨。
那:代词,这里指牛。
须:应当。
夜:夜晚。
收:收回,收拢。
牧童:放牛的孩子。
冗员:多余的人,这里指被忽视或不重要的人。
况复:何况更加。
持竿:拿着竹竿。
后头:后面。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乡村牧童与牛的田园画面。"熟事沩山白水牛",诗人首先提到的是对沩山地区白色水牛的熟悉和欣赏,暗示了当地农耕生活的场景。"晓那须放夜那收",进一步描绘了牧童的工作日常,早晨放牛,傍晚收牛,生活规律而有序。
"牧童已作冗员看",这里的"冗员"并非贬义,而是形容牧童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同官府中的冗员一样重要。这表达了诗人对牧童辛勤劳作的肯定和尊重。最后,"况复持竿在后头",牧童手持竹竿,引导牛群,这一细节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练的笔触,通过日常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农村生活的宁静与淳朴,以及对劳动者的敬意。曾丰作为宋代诗人,他的作品往往贴近生活,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