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蚕》
《蚕》全文
宋 / 卢梅坡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春蚕运巧起经纶底事周防反杀身。

鼎镬如归缘报主,羞他肥禄避危人。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án
sòng / méi

chūncányùnqiǎojīnglúnshìzhōufángfǎnshāshēn

dǐnghuòguīyuánbàozhǔxiūféiwēirén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报主(bào zhǔ)的意思:指报答恩情,感激对方的恩德。

春蚕(chūn cán)的意思:比喻人在适当的时机努力工作,积极进取。

底事(dǐ shì)的意思:底事指底细、真相、内情。表示了解事情的真相或内幕。

鼎镬(dǐng huò)的意思:比喻权力、地位或职责的交替或更迭。

经纶(jīng lún)的意思:指治理国家或组织的才智和智慧。

起经(qǐ jīng)的意思:指开始阅读、学习经书。

周防(zhōu fáng)的意思:指能够防范、抵挡一切困难和危险。

注释
经纶:比喻治理国家或筹划大事的才能和策略。
底事:何事,为什么。
周防:严密的防备。
杀身:指自取灭亡。
鼎镬:古代烹煮用的大锅,这里象征严酷的惩罚。
缘报主:为了报答主人的恩情。
羞他:感到羞耻,此处指不屑于。
肥禄:丰厚的俸禄,指贪图安逸的生活。
危人:面临危险的人。
翻译
春蚕巧妙地编织着丝线,为何却因过分谨慎反而自取灭亡。
面对烹煮与鼎镬的惩罚,他们视若回家般只因想要报答主人,羞于那些只为贪图安逸而躲避危险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田园景象,通过春蚕的勤劳形象来抒发诗人的感慨。"春蚕运巧起经纶"一句,写出了春天里蚕宝宝如何运用它们的精巧技艺编织丝线,这里的“经纶”指的是蚕丝,也暗示了蚕丝的重要价值和蚕的辛勤劳作。

接着,“底事周防反杀身”一句,诗人通过春蚕的自我牺牲来比喻人的忠诚与奉献。蚕在制作蚕茧时,最终会耗尽生命,这里“底事”指的是最终的事实,“周防”则是蚕茧的意思。这两句诗表达了蚕为人类的福利而牺牲自我,体现出一种忠诚和奉献精神。

第三句“鼎镬如归缘报主”,通过对比古代君臣关系中的忠贞与回报,来强调蚕丝是对天子的贡品。诗人用古代鼎镬(祭祀时用的器物)象征着蚕的忠诚和回报,这里的“如归”意味着自然而然的归属感,表达了蚕丝是应有的奉献。

最后,“羞他肥禄避危人”一句,则流露出诗人对那些不愿意承担风险、只享受安逸生活者的讽刺。这里“羞他”意味着对于那些逃避困难的人的轻视,而“肥禄避危人”则是指那些只图安逸,不愿冒险的人。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忠诚奉献与逃避责任的鲜明对比。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蚕丝生产过程中的生态美,也通过蚕的勤劳和牺牲精神,反映出诗人对于社会责任、忠诚与奉献等价值观的思考。

作者介绍

卢梅坡
朝代:宋   籍贯:宋朝末年

卢梅坡,宋朝末年人,具体生卒年、生平事迹不详,存世诗作也不多,与刘过是朋友,以两首《雪梅》留名千古。
猜你喜欢

荅龙北池求诗

古剑千金得,还丹九转成。

天宁轻至宝,人苦累虚名。

避俗聊栽菊,锄荒欲刈荆。

诗来问题墨,展转愧高情。

(0)

悼女侄端

已谓生还遂,谁知死病仇。

畏途携共远,故室返无由。

弄果啼时掷,遗绷葬后收。

重泉应见母,汝父正多忧。

(0)

送罗尚德之赣州

此日垂杨树,维舟惜远行。

水生羊角渡,春尽虎头城。

学律宁无术,飞书早有声。

十年趋幕府,憔悴愧高情。

(0)

赠赵录判之九江兼柬孙伯虞·其四溪上

溪路出南港,野林依古原。

偶行桑树曲,颇似桃花源。

茅屋居人遍,晴滩稚子喧。

依依耦耕者,相对已忘言。

(0)

寄周伯宁二首·其一

交友今谁在,东游最忆君。

清尊澄夜月,綵笔动春云。

楚甸烽烟合,秦淮树色分。

相思愁日暮,花落正纷纷。

(0)

忆萧翀

闻尔去南溪,移船驻水西。

家人应共载,书帙得同携。

道在隆污定,时危去住齐。

风尘嗟两地,何处觅封题。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