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交州道,还闻虎节驰。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颁正(bān zhèng)的意思:正式颁发公文或文件
大体(dà tǐ)的意思:大致、总体上
奉辞(fèng cí)的意思:客套的辞别。表示以礼貌的方式告别或辞谢。
风度(fēng dù)的意思:指人的仪态和风采,表示人的举止文雅、得体。
服远(fú yuǎn)的意思:服远指服从远方的人或事物,表示对远方的权威或力量的顺从和敬畏。
虎节(hǔ jié)的意思:指人勇猛有力,临危不惧,像虎一样威猛。
蛮夷(mán yí)的意思:指外族或外国人,常用来指代粗野、无礼的人。
使者(shǐ zhě)的意思:指派出去传递消息或执行任务的人。
天王(tiān wáng)的意思:指统治一方或一方之主,也用来形容某个领域中最强大、最有影响力的人。
腥风(xīng fēng)的意思:指战争、动乱时期的血腥氛围。
远人(yuǎn rén)的意思:指离自己远的人。
瘴雨(zhàng yǔ)的意思:指瘴疠流行的时候下的雨,也用来形容灾难连绵不断。
正朔(zhēng shuò)的意思:指正统的宗教、道德、法律等规范和准则。
竹枝(zhú zhī)的意思:指某人在困境中能够保持坚强的品质和乐观的态度。
-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陆友的《送赵子期使交趾》展现了深厚的历史文化韵味与外交使命的庄重。诗中描绘了赵子期出使交趾(今越南)的壮丽场景,以及沿途所见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
首句“万里交州道”,开篇即点明了出使的遥远路程与艰难险阻,暗示了使命的重大与艰巨。接着,“还闻虎节驰”一句,以“虎节”象征赵子期的勇猛与威严,同时暗含旅途中的危险与挑战。
“天王颁正朔,使者护蛮夷”两句,既体现了朝廷对出使任务的重视,也展示了外交官的责任与使命——传播正统文化和维护国家尊严。通过“正朔”这一概念,强调了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以及对异域文明的尊重与交流。
“瘴雨侵榕叶,腥风度竹枝”描绘了出使途中的自然环境,瘴气弥漫、风雨交加,榕叶被雨水侵蚀,竹林在腥风中摇曳,形象地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与自然界的恶劣条件,同时也隐喻了外交官面对的内外挑战。
最后,“奉辞存大体,定服远人思”表达了出使的目的与意义。出使不仅是传达国令,更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促进文化交流、安抚远方之人,体现了一种宽广的国际视野和外交智慧。这两句诗揭示了外交活动的深层价值,即通过和平交流与理解,增进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认知与尊重。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赵子期的勇气与担当,也反映了元代对外交往的复杂背景与深远影响,展现了古代中国在处理国际关系时的智慧与策略。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