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捕风(bǔ fēng)的意思:比喻追求不切实际的东西,徒劳无功。
发笑(fā xiào)的意思:指笑声发出。
何必(hé bì)的意思:表示某种行为或做法没有必要或没有意义。
坚卧(jiān wò)的意思:指坚定地躺下,形容人在困境中仍然坚持不懈。
龙象(lóng xiàng)的意思:形容人物、事物的气势雄伟、威力强大。
乃尔(nǎi ěr)的意思:表示对他人的称呼或指代,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你”
强名(qiáng míng)的意思:指通过各种手段来追求名利,追逐权势地位。
求人(qiú rén)的意思:指寻求他人的帮助或援助。
人为(rén wéi)的意思:由人为主动创造或引起的事物或行为。
苏醒(sū xǐng)的意思:从昏迷、睡眠或迷惑中醒来,恢复知觉。
天书(tiān shū)的意思:指难以理解或难以解读的文字或符号。
为法(wéi fǎ)的意思:为了法律、正义而做事情。
相违(xiāng wéi)的意思:相互矛盾,相互抵触
小儿(xiǎo ér)的意思:指儿童、小孩子。
杂遝(zá tà)的意思:指事物杂乱、混杂不清。
众生(zhòng shēng)的意思:指所有的生命,包括人类和其他动物。
诸众(zhū zhòng)的意思:指众多的人或事物。
捉影(zhuō yǐng)的意思:指追求虚幻、不切实际的事物。
自然(zì rán)的意思:指与人类社会活动无关的事物或现象,也指没有经过人工加工处理的状态。
捕风捉影(bǔ fēng zhuō yǐng)的意思:捕风捉影是指无中生有,凭空捏造事实或根据片面的、不确凿的证据进行推测。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高僧的形象与精神境界。诗中以“破头峰下,龙象杂遝”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神秘与庄严的佛教圣地,龙象象征着佛法的广大与深邃,杂遝则暗示了众多修行者的聚集。
“衣付小儿,道传懒衲”两句,展现了高僧将佛法传承给后辈弟子的情景,其中“小儿”和“懒衲”分别代表年轻一代和不拘小节的修行者,体现了佛法的接续与传承。
“乃尔相违,求人为法。天书至门,坚卧不答。”这几句描述了高僧面对世俗权力的诱惑时,选择了坚守本心,拒绝外界干扰,坚持自我修行的生活态度。
“念诸众生,捕风捉影。十地治之,犹未苏醒。”诗人在此表达了对众生迷惑不解、追求虚幻事物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高僧通过佛法引导众生觉悟的使命。
最后,“师发笑曰,何必眩瞑。但勿强名,自然无病。”高僧以轻松幽默的方式,告诫人们不必被外在的迷惑所困扰,只要顺应自然,摒弃执着,就能达到内心的平静与健康。
整首诗通过对一位高僧形象的描绘,传达了佛教中关于修行、传承、觉悟以及顺应自然的生活哲学,语言简洁而富有深意,展现了宋代佛教文化的精神风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