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避俗(bì sú)的意思:避免陷入俗套和平庸,追求独特和与众不同。
高山(gāo shān)的意思:高大的山峰,喻指高度、水平、境界等方面达到极点。
流水(liú shuǐ)的意思:形容水流不断、源源不绝的样子,也用来比喻事物连续不断、不停地发生。
纶巾(guān jīn)的意思:纶巾是指用纶丝做成的头巾,比喻聪明才智出众的人。
终日(zhōng rì)的意思:整天,一整天
竹杖(zhú zhàng)的意思:竹子制成的杖,比喻倚仗的事物或依靠的力量。
流水高山(liú shuǐ gāo shān)的意思:比喻事物的特点或状况连续不断、层次丰富,形容景物或事物的变化多样、丰富多彩。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超凡脱俗的隐士形象,他手持竹杖,头戴纶巾,过着远离尘嚣的生活。他静静地关闭房门,整日坐在高耸的松树下,仿佛与世隔绝。然而,诗中的转折意味深长,尽管他怀抱琴,却没有弹奏的地方,因为心中的音乐情怀如同高山流水般深远浩渺,难以寻觅知音。这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精神交流的渴望。整体上,这首诗意境清幽,富有哲理,体现了明代文人对内心世界的独特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莫笑银杯小答乔太博
陶潜一县令,独饮仍独醒。
犹将公田二顷五十亩,种秫作酒不种粳。
我今号为二千石,岁酿百石何以醉宾客。
请君莫笑银杯小,尔来岁旱东海窄。
会当拂衣归故丘,作书贷粟监河侯。
万斛船中著美酒,与君一生长拍浮。
去年秋,偶游宝山上方。入一小院,阒然无人。有一僧,隐几低头读书。与之语,漠然不甚对。问其邻之僧,曰:「此云阇黎也,不出十五年矣。」今年六月,自常、润还,复至其室,则死葬数月矣。作诗题其壁
云师来宝山,一住十五秋。
读书尝闭户,客至不举头。
去年造其室,清坐忘百忧。
我初无言说,师亦无对酬。
今来复扣门,空房但飕飗。
云已灭无馀,薪尽火不留。
却疑此室中,常有斯人不。
所遇孰非梦,事过吾何求。
游东西岩
谢公含雅量,世运属艰难。
况复情所钟,感概萃中年。
正赖丝与竹,陶写有馀欢。
尝恐儿辈觉,坐令高趣阑。
独携缥缈人,来上东西山。
放怀事物外,徙倚弄云泉。
一旦功业成,管、蔡复流言。
慷慨桓野王,哀歌和清弹。
挽须起流涕,始知使君贤。
意长日月促,卧病已辛酸。
恸哭西州门,往驾那复还。
空馀行乐处,古木昏苍烟。
五月十日,与吕仲甫、周邠、僧惠勤、惠思、清顺、可久、惟肃、义诠同泛湖游北山
三吴雨连月,湖水日夜添。
寻僧去无路,潋潋水拍檐。
驾言徂北山,得与幽人兼。
清风洗昏翳,晚景分秾纤。
缥缈朱楼人,斜阳半疏帘。
临风一挥手,怅焉起遐瞻。
世人骛朝市,独向溪山廉。
此乐得有命,轻传神所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