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心忽向灯前动,夜雨先从竹里来。
- 拼音版原文全文
三 月 十 九 日 夜 极 冷 宋 /范 成 大 谁 勒 余 寒 不 放 回 ,春 深 犹 暖 地 炉 灰 。乡 心 忽 向 烛 前 动 ,夜 雨 先 从 竹 里 来 。鶗 鴃 已 如 莺 百 啭 ,酴 醾 那 复 雪 千 堆 。调 糜 煮 药 东 风 老 ,惭 愧 茶 瓯 与 酒 杯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啭(bǎi zhuàn)的意思:形容声音嘈杂、喧闹。
惭愧(cán kuì)的意思:对自己的过失或缺点感到羞愧和内疚。
春深(chūn shēn)的意思:形容春天已经深入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地炉(dì lú)的意思:地下的炉子,比喻隐藏的机密地点。
东风(dōng fēng)的意思:东风是指从东方吹来的风,引申为春风,也比喻好消息、繁荣的前兆。
酒杯(jiǔ bēi)的意思:指酒杯中的酒,也比喻饮酒的场合。
炉灰(lú huī)的意思:指炉灶上的灰烬,比喻已经熄灭或没有用处的东西。
糜煮(mí zhǔ)的意思:指事物衰败、破败不堪的样子。
酴醾(tú mí)的意思:形容美酒香醇。
乡心(xiāng xīn)的意思: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一个寒冷夜晚,诗人范成大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感受,展现了对家乡的深深思念。首句“谁勒馀寒不放回”以拟人手法,写出了冬日残余的寒冷尚未完全消退,暗示了春天的到来尚且艰难。次句“春深犹煖地炉灰”则进一步强调了天气的寒冷,即使到了春深时节,地炉中的灰烬仍能感受到温度。
诗人的情感转折在第三句“乡心忽向灯前动”,灯光下,思乡之情突然涌上心头,伴随着“夜雨先从竹里来”的景象,仿佛连夜雨都带着乡愁的味道。接下来,“鶗鴂已如莺百啭,酴醾那复雪千堆”两句,通过对比,写出即便鸟鸣如莺,花朵盛开,但都无法抵消诗人内心对故乡雪景的怀念。
最后两句“调糜煮药东风老,惭愧茶瓯与酒杯”,诗人感叹时光匆匆,东风已老,自己只能借煮粥熬药来打发时间,表达了对悠闲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无法归乡的无奈,以茶与酒聊以慰藉。
整首诗以寒冷的春夜为背景,通过生动的细节描绘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生活的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