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头(bái tóu)的意思:指人到老年时头发变白,也用来形容夫妻恩爱长久。
词赋(cí fù)的意思:指用优美的辞章写诗或作文。
丹荔(dān lì)的意思:形容美好的事物或人物。
渡头(dù tóu)的意思:渡头是指河流或水域的边缘,也可以指渡口的一端。在成语中,渡头比喻事情的关键时刻或转折点。
范铜(fàn tóng)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行为正直。
鬼神(guǐ shén)的意思:指神秘、超自然的力量或存在。
归人(guī rén)的意思:指回归故乡或回归原来的状态。
鸿雁(hóng yàn)的意思:比喻亲友离别或相思之情。
寄书(jì shū)的意思:通过书信传递信息或表达思念之情。
梅花(méi huā)的意思:指人的品质或才能在逆境中得以展现出来。
生前(shēng qián)的意思:指某人在去世前的时期,通常用于形容人在临终前的状态或行为。
桃叶(táo yè)的意思:比喻人的容貌、举止、行为等与内在不相称。
铜身(tóng shēn)的意思:指人的身体强壮坚硬,像铜一样不可动摇。
惟有(wéi yǒu)的意思:只有,仅有
先秦(xiān qín)的意思:指中国历史上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的时期,也叫春秋战国时期。
一归(yī guī)的意思:归还、归宿
鹧鸪(zhè gū)的意思:比喻人或事物相得益彰,互相依存。
只字(zhī zì)的意思:只说一个字,形容非常沉默或不发一言。
作范(zuò fàn)的意思:树立典范,做榜样。
梅花岭(méi huā lǐng)的意思:指一种坚定不移、勇往直前的精神和品质。
泣鬼神(qì guǐ shén)的意思:形容非常悲伤或极度悲痛,哭得似乎能让鬼神都为之感动。
桃叶渡(táo yè dù)的意思:桃叶渡是一个寓言故事中的成语,意思是用一片桃叶渡过河流,比喻用简单的方法解决困难或是度过危险。
- 鉴赏
这首诗《欧桢伯得请归岭南赋此以寄》由明代诗人朱硕熏所作,通过对欧桢伯归岭南的场景描绘,展现了深厚的情感与对友人的深切关怀。
首联“白头词赋出先秦,只字犹能泣鬼神”开篇即以“白头”形容欧桢伯的年岁与经历,暗示其作品自古以来便能触动人心,即使只言片语亦能感人至深,展现出其文学才华之高。
颔联“桃叶渡头三载客,梅花岭上一归人”通过“桃叶渡头”与“梅花岭上”的对比,形象地描绘了欧桢伯在异地漂泊三年,最终踏上归途的场景。桃叶渡头象征着离别与漂泊,而梅花岭上的归来则寓意着重逢与回归,两相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来的喜悦与感慨。
颈联“鹧鸪啼处垂丹荔,鸿雁归时满白蘋”进一步渲染了归途的景象。鹧鸪啼鸣,丹荔垂挂,鸿雁南归,白蘋满目,这些自然景象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旅途平安的祝愿与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尾联“惟有寄书书更远,生前想作范铜身”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途遥远的担忧与对友人品格的赞美。寄书虽远,但心却更近,诗人希望友人能够保持高尚的品德,如同范蠡一般,不为名利所累,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欧桢伯归岭南过程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其深厚的情谊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端溪采砚歌
矞云摇根走深谷,岩父冲冲凿瑶玉。
移得良田白兔耕,笔花万丈栖鸲鹆。
娲天擦手湿云浓,秦皇鞭痕疑向东。
硁然不数未央瓦,神仙都下狞龙宫。
探来片片皆奇宝,虫头蚀断红霞老。
寒气呵蒸平涌泉,火痣如烘温不燥。
羚羊峡口琢磨家,自言蕉叶胜梅花。
千缗莫惜买归去,晴窗泼墨浮烟斜。
竹肉行
郭公侍儿袅参差,肉香竹孔调疾迟。
低昂无字有呼吸,鹿卢双茧同牵丝。
忽如高雁叫寒水,珍珠一串松喉起。
入耳穿心散骨毛,销魂况剪秋瞳子。
老妇琵琶无足怜,赋箫娱疾徒子渊。
转喉合律亦聊尔,撮舌清啸怀孤鸾。
长绕空山疑界裂,折作同心方胜叠。
咽如流泉写石罅,细缚飞云入蚊睫。
嗟予久客积愁绪,一旦閒情都有处。
竦然病骨醉馀苏,叫起顽仙听凤语。
风平词
风平摇海帆参差,城下石亭花缬篱。
美人藕肱抱瑶瑟,十二春弦盘乱丝。
愁携破镜看明月,遥雁一声天气裂。
阿母呼云唤不归,梅梦吹香泪飞雪。
屏背敲钗吟白头,翠峦排镜入妆楼。
伤心草色连空语,望落银河同泛舟。
次江西忆大儿小儿偶然成诗
大儿名长雄,小儿名石官。
大儿始读书,问义生波澜。
小儿恒索食,或啼或即欢。
昨日我出门,蜀茶花未残。
大儿立花下,嘿嘿众相看。
问言将儿去,掉头作语难。
小儿去索食,与食且未阑。
我母语我行,吉行毋盘桓。
恐渠乱牵衣,遂已出江干。
参曹溪道场宿憨师影堂作
大教齐事理,凡心交信疑。
四大示所聚,天人显卢师。
顽仙既远遁,毒龙亦恒依。
作用有显秘,知量无参差。
后起仰高踪,途辙何合离。
法兴金固城,旨沛汤浚池。
嗟予蹑形影,淑问启新知。
兹来仰堂构,摄心睹威仪。
馀磬入松风,高钟旋翠微。
廊棂窈窕转,塔槛玲珑施。
香烟界溪流,灯月藏山辉。
晦息意乍定,梵声发尝期。
共叹中兴功,俯礼无异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