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得道(dé dào)的意思:指得到真理、道理,也可指达到某种境界或得到某种成就。
法界(fǎ jiè)的意思:法界指的是佛教中的世界,也可引申为事物的范围或界限。
含容(hán róng)的意思:容纳、接纳、包容。
赫赫(hè hè)的意思:形容声势浩大、威风凛凛的样子。
坚守(jiān shǒu)的意思:坚定地守护、保持某种信念或原则。
金刚(jīn gāng)的意思:形容人的意志坚强,不易动摇。
空虚(kōng xū)的意思:空洞、虚无、无实际内容或价值
灵丹(líng dān)的意思:指能够解决困难或治愈疾病的奇效药物或方法。
妙有(miào yǒu)的意思:非常奇妙或出人意料的事物或情况。
清静(qīng jìng)的意思:指环境安静、没有喧嚣和嘈杂。
筌蹄(quán tí)的意思:形容人行动不自由,受到限制。
如如(rú rú)的意思:形容事物相似或相同。
随缘(suí yuán)的意思:顺从自然的安排,不强求,顺其自然。
蹄道(tí dào)的意思:指人或动物行走的轨迹或路线。
忘筌(wàng quán)的意思:忘记了渔网,却记得了渔框。比喻人只记住了一部分,而忽略了其他重要的事情。
无为(wú wéi)的意思:指不做事、不行动、不作为的状态。
虚一(xū yī)的意思:虚假的、没有实际依据的。
应感(yìng gǎn)的意思:指对某种情感或事物产生共鸣或感受。
自如(zì rú)的意思:自如指事物自然无拘束、自由自在的状态或行为。
- 鉴赏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和玄奥的道家思想为底蕴,巧妙地融合了道教的丹道修炼理念与佛教的空性智慧,展现了诗人对宇宙真理和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
首句“丹即筌蹄道即鱼”,以“丹”象征道教的内丹修炼,比喻为达到道的途径或方法;“筌蹄”则比喻为捕鱼的工具,暗示通过修炼达到道的境界。而“道即鱼”则进一步揭示了道的本质,即道就是最终所求的真理或本源,如同通过捕鱼工具最终捕获的鱼一样,是修炼的目的所在。
接着,“忘筌得道證空虚”强调了修炼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忘却方法(筌蹄),直接体悟到道的本质,从而证得空性的真理。这体现了道家追求的“无为而治”、“返璞归真”的精神。
“莫坚守抱无为一,扑碎空虚一也无”则进一步阐述了道家的无为思想,告诫人们不应执着于任何形式的修行或理论,因为真正的道超越了一切形式,无法被完全捕捉或描述。这里的“一”可以理解为统一、一致或单一,意味着在道的层面,所有形式都是统一的,没有分别。
“妙有灵丹常赫赫,含容法界自如如”描绘了道的妙有与灵性,以及其普遍存在于一切法界的特性。这里的“妙有”指的是道的微妙存在,既非有形亦非无形,却又无所不在。“灵丹”可能象征着内在的觉醒或转化的力量,而“赫赫”则形容这种力量的显赫与强大。同时,道能够包容一切法界,展现出其自在自足的特性。
最后,“随缘应感长清静,九载金刚不坏躯”总结了道家修炼的最终目标——通过随缘应感,保持内心的清净与和谐,最终达到如同金刚般坚固不坏的境界。这里“九载”可能代表了长时间的修炼与积累,而“金刚不坏躯”则象征着修炼者通过不懈努力,达到了内在与外在的完美合一,实现了生命的升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道家修炼理念的深刻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和宇宙真理的独到见解,以及对内在自我超越的向往与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思佳客.腊九日,同云林、云姜、纫兰、佩吉集于珊枝斋中,时云姜行有日矣,佩吉鼓《阳关三叠》,尽一日欢。归途城门将阖,车中口占
三叠阳关不忍听。七条弦上半离声。
浇愁且尽杯中物,日暮君归我进城。
弦月上,影悬冰。凉风吹面酒初醒。
明灯小队遵归路,寒柝沿街已定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