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后寄荷塘幻住庵盲僧四首·其二》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盲僧在荷塘幻住庵中的生活状态,通过对比内外世界的隐显,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自足。
“表里洞然无量相,晦明无计掩藏伊。” 表面与内心的世界清晰可见,无论外界如何变化,都无法掩盖庵中生活的本质。这里运用了“洞然”和“无量相”来强调庵中生活的透明与丰富,同时也暗示了盲僧对于外界事物的感知并非依赖于视觉,而是通过其他感官或心灵的洞察。
“庵中但见人孤坐,门外从教事不知。” 在庵中,只见一位孤独的人静坐,而门外的世界发生的事情似乎与他无关。这句诗通过对比庵内与庵外,突出了盲僧内心的平静与对外界喧嚣的隔绝,展现了他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盲僧庵中生活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生活的赞美,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内在世界深刻理解的哲学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安公子.丁卯重九,用屯田远岸收残雨体
晚树留暄景。一天秋色催成暝。
戏马台高人不见,想郊原如镜。
正渺渺飞鸿,远带斜阳影。环蓟门、几点烟螺净。
怕庾公尘污,吹帽西风偏劲。残蠹诗囊冷。
每逢佳节怜清兴。莼梦鲈思空作计,也商量难定。
更入市荆高,酒伴无多剩。簪倦萸、白发还羞整。
听画角城头,醉归月斜窥径。
进贤驿感怀
环走几千里,驰归亦再旬。
征途饶感慨,讼牒费精神。
风雪常欺客,文章本误身。
小诗无杰思,犹得当吟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