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九日四首·其三》
《次韵九日四首·其三》全文
宋 / 刘一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蒲团趺坐冷知秋,笳鼓声传出郡楼。

阅世梦中知是梦,说禅头上更安头。

邦君化得俱吟咏居士年应赋莫休。

只恐官梅能动兴,从梁江草唤人愁。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邦君(bāng jūn)的意思:指一个国家的君主或统治者。

趺坐(fū zuò)的意思:指盘腿坐下,双脚交叉放在大腿上。

官梅(guān méi)的意思:指官员或权贵的家属受到贪污腐败的影响,品行堕落,失去廉耻和正义。

居士(jū shì)的意思:指居住在寺庙或道观里的人,也可泛指在家修行的人。

笳鼓(jiā gǔ)的意思:指喧闹、热闹的场面。

梦中(mèng zhōng)的意思:指在梦中,不真实的情景或境况。

能动(néng dòng)的意思:能够积极主动地行动或表现出活力和创造力。

蒲团(pú tuán)的意思:指坐垫、座垫,也比喻坐得稳当、安稳。

声传(shēng chuán)的意思:信息传播迅速、广泛。

头上(tóu shàng)的意思:指在头部上方或顶部。

吟咏(yín yǒng)的意思:吟咏指用诗歌、歌曲等方式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歌颂。

阅世(yuè shì)的意思:阅读世间万象,了解人生百态。

中知(zhōng zhī)的意思:指对事物的内在本质和真相有很深的了解和认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禅者在深秋时节静坐蒲团,内心感受着季节的变迁与世事的无常。诗人通过“阅世梦中知是梦”这一句,巧妙地将现实与梦境相融合,表达了对人生虚幻本质的深刻洞察。接着,“说禅头上更安头”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思考,禅者在谈论佛法的同时,也似乎在寻找着心灵的归宿。

“邦君化得俱吟咏,居士年应赋莫休”两句,既是对前文禅者生活状态的延续,也是对理想境界的向往。邦君与居士,分别代表了世俗与隐逸两种生活方式,而“吟咏”与“赋”则体现了诗人对于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精神风貌。

最后,“只恐官梅能动兴,从梁江草唤人愁”两句,以自然景物入诗,借“官梅”(官府所种之梅)与“江草”(江边生长的草)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同时,这两句也暗示了诗人在面对美好事物时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欣赏的喜悦,也有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忧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禅者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探讨,展现了宋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刘一止
朝代:宋   号:太简居士   籍贯:湖州归安(今浙江湖州)   生辰:1078~1160

刘一止(1078~1160)字行简,号太简居士,湖州归安(今浙江湖州)人。宣和三年进士,累官中书舍人、给事中,以敷文阁直学士致仕。为文敏捷,博学多才,其诗为吕本中、陈与义所叹赏。有《苕溪集》。 
猜你喜欢

孝德诗为泰和周铨部

哲后崇化理,百行孝为先。

简扬与徵辟,一一垂青编。

班书纪蔡顺,怙恃早相捐。

寝苫值邻火,泣血号苍天。

精诚遂感格,火灭亲乃全。

泰和有周生,千载事同然。

雪焰丧厥明,毒痛尤堪怜。

嗟哉此纯孝,不愧参与骞。

卓行众所钦,义问咸昭宣。

允宜表里闬,俎豆配先贤。

善积自流庆,簪笏今蝉联。

(0)

宿山中

朝从山中游,暮投山中宿。

霞烟互蔽亏,冈峦相迤属。

折阪下奔峭,衡茆响飞瀑。

皦月沉西崖,馀晖在林木。

蜻蛚阶下吟,寥寥天宇肃。

耿耿不遑寐,顾影空残烛。

心虚物役忘,静观气机复。

天鸡奏晨曦,悠然骋遐瞩。

(0)

淮上

秋风淮水下如倾,云际征帆片片轻。

目断平原双倦鸟,夕阳无限故乡情。

(0)

冉冉孤生竹

郁郁山上松,高枝荫穷崖。

上有女萝草,缠绵自不移。

伤彼路傍花,孤生还独萎。

伊昔侍君子,熠耀阳春时。

轩车来薄薄,执手惠前緌。

死生与契阔,岂无萝与丝。

驰情在皓首,吁嗟中暌离。

思君如皎日,所顾光不遗。

(0)

题画·其三石榴

盛夏丹葩艳,高秋玉粒滋。

殷勤尚含祝,惟许魏收知。

(0)

秋日游灵谷寺

一雨送微凉,千山静如沐。

萧萧松桧秋,露气多芬馥。

窈窕入前林,天籁应虚谷。

僧梵落松涛,磬声出疏竹。

陵寝压山椒,郊坛绕其麓。

郁葱佳气浮,苍翠团黄屋。

白鸟江上来,黑鹰下乔木。

日暮返重城,兹焉想薖轴。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顾众 司马承祯 许稷 何焯 谢混 鸠罗摩什 可朋 金俊明 陈文述 贺兰进明 虞仲文 舒元舆 焦循 刘定之 李从善 嵇璜 鲍令晖 李元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