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月清商欲半前,欣留嘉客启疏筵。
采萧方释三秋咏,应历从亏一荚圆。
不上(bù shàng)的意思:不上表示不达到或不上升到某种程度或水平。
蟾影(chán yǐng)的意思:蟾影指的是月亮的倒影。比喻事物的形象或表面现象。
出水(chū shuǐ)的意思:指水流涌出,形容水量充沛或水势汹涌。
嘉客(jiā kè)的意思:指受到贵宾的盛情款待或对待客人的态度热情周到。
金樽(jīn zūn)的意思:形容酒杯或酒器的华丽、珍贵。
三秋(sān qiū)的意思:指时间的长短,用于形容等待的时间很长。
上弦(shàng xián)的意思:指月亮从新月逐渐变圆,到达半圆形的阶段。
台面(tái miàn)的意思:指公开、明面上的场合或表面的事物。
陶琴(táo qín)的意思:形容人的心境宁静、舒畅。
银蟾(yín chán)的意思:指月亮。形容月亮的明亮光彩。
中天(zhōng tiān)的意思:指太阳高悬在天空中央,形容光明照耀、非常明亮。
此诗描绘了中秋佳节,诗人韩琦在八月十四日邀请监牧张伫职方共赏明月的场景。首句“待月清商欲半前”点明了时间,预示着月亮即将圆满之时,诗人便已等候多时。接着“欣留嘉客启疏筵”表达了对友人的热情欢迎和准备了简朴却温馨的宴席以示款待。
“采萧方释三秋咏,应历从亏一荚圆”两句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将采摘萧草与秋季的咏唱联系起来,同时暗示了月亮从亏缺到圆满的过程,体现了自然界的循环之美。接下来“密讶云藏台面柳,静看珠出水中天”描绘了云层遮蔽月光与水面映射月影的景象,通过细腻的观察展现了月夜的宁静与神秘。
最后,“银蟾影里金樽倒,乐过陶琴不上弦”则将赏月的氛围推向高潮,月光如银,酒杯倒映其中,音乐悠扬,但琴弦未动,似乎在表达对月色美景的沉醉与赞叹。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赏月的场景,更蕴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友情的珍视,展现了宋代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