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浣溪沙三十八首·其二十一》
《浣溪沙三十八首·其二十一》全文
清 / 王时翔   形式: 词  词牌: 浣溪沙

香玉初消不耐看。谁怜弱骨珊珊

一声归也泪偷弹。

迹似燕来逢雁去,心同莲苦带梅酸。

枕头欹侧五更寒。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耐(bù nài)的意思:不耐受、不能忍受

耐看(nài kàn)的意思:指某物或某人经久耐用,不容易磨损或变旧,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欹侧(yī cè)的意思:倾斜,偏向一侧

弱骨(ruò gǔ)的意思:指体弱多病的人,也用来形容软弱无能的人。

珊珊(shān shān)的意思:形容女子的美丽、娇媚。

五更(wǔ gēng)的意思:指天亮前的最后一刻,也指深夜。

香玉(xiāng yù)的意思:形容品质高尚、美德纯洁的人。

枕头(zhěn tou)的意思:准备好战斗,随时准备应对危险。

鉴赏

这首《浣溪沙》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哀愁。开篇“香玉初消不耐看。谁怜弱骨更珊珊。”以“香玉”比喻女子的娇美,但“初消”暗示着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易逝,加之“不耐看”,流露出一种难以承受的哀伤情绪。接着,“谁怜弱骨更珊珊”则进一步强调了女子的柔弱和无人理解的孤独。

“一声归也泪偷弹。”一句中,“归”字不仅指时间的流逝,也暗含了对归宿的渴望,而“泪偷弹”则生动地刻画出主人公在无人察觉的情况下默默流泪的情景,表现了她内心的痛苦与无奈。

下片“迹似燕来逢雁去,心同莲苦带梅酸。”将情感比作自然界的景象,燕子南飞与大雁北归象征着季节的更替,同时也隐喻着人生的离合与变迁;“莲苦带梅酸”则以莲花的苦涩和梅花的酸楚,形象地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苦痛与复杂情感。

最后,“枕头欹侧五更寒。”以枕头倾斜、寒意侵袭的形象,进一步渲染了主人公夜晚的孤独与凄凉,同时也暗示了她内心的无助与挣扎。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比喻,深刻地展现了主人公面对生命中不可避免的离别、孤独与痛苦时的内心世界,情感真挚,引人深思。

作者介绍

王时翔
朝代:清

(1675—1744)清江苏镇洋人,字皋谟,一字抱翼,号小山。诸生。雍正间以荐举任晋江知县,以宽和为治。乾隆初,官至成都知府。有《小山全稿》。
猜你喜欢

次常之韵

清彻郊原带远洲,霏微小雨勿供愁。

重阳已近休仍例,今岁丰登别是秋。

(0)

又上梁丞相寿口号十首·其七

殿家前日中和节,相府今朝岳降辰。

敕遣貂珰宣赐酒,黄封题作百千春。

(0)

上黄参政寿七首·其七

度量汪汪见古风,衮衣只与布衣同。

定知耐老耐官职,几个中书郭令公。

(0)

上黄参政寿七首·其五

补衮工夫日线长,天教岳降傍新阳。

都人拟看貂蝉出,亲受君王饮福觞。

(0)

破核李

采实傍春山,成蹊邻露井。

和峤难责钱,计核破莫整。

(0)

题隐雾轩

豹变知非虎,磻溪若是班。

当年谢安石,只合住东山。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陈廷敬 钱镠 姚燧 高骈 谭用之 崔道融 王庭筠 李瓒 顾非熊 包恢 羊士谔 陶望龄 崔颢 汪应辰 汪琬 石延年 刘处玄 于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