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杂兴·其七》
《杂兴·其七》全文
明 / 李云龙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夭夭桃李花,灼灼春山道。

西风一夕起,零落衰草

岂不芳华嗟哉秋已老。

自非松与柏,憔悴谁能保。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春山(chūn shān)的意思:春天的山景,形容景色美丽、宜人。

芳华(fāng huá)的意思:指年轻时光、青春年华。

嗟哉(jiē zāi)的意思:表示感叹、慨叹之情。

零落(líng luò)的意思:形容事物散落、破碎、分散或衰败。

岂不(qǐ bù)的意思:表示反问或加强语气,意为“难道不是吗?”、“难道不会吗?”等。

憔悴(qiáo cuì)的意思:形容人因疾病、忧愁等原因而面色憔悴、容貌消瘦。

山道(shān dào)的意思:山间的小道,也指行路艰难。

衰草(shuāi cǎo)的意思:指衰弱无力的人或事物。

桃李(táo lǐ)的意思:指学生或后辈,也泛指学问、才能等。

西风(xī fēng)的意思:指西方的风,比喻妻子的言行或行为举止温柔和顺服,对丈夫百依百顺。

夭夭(yāo yāo)的意思:形容生命短暂、早逝或幼小。

夭桃(yāo táo)的意思:指美丽而娇嫩的桃花。

一夕(yī xī)的意思:一夜之间,形容事物发生得非常快。

灼灼(zhuó zhuó)的意思:形容光亮明晃晃的样子,也用来形容热情洋溢、生机勃勃的景象。

自非(zì fēi)的意思:不是,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桃花和李花在春天盛开的美景,以及它们在西风一夜后凋零的情景,形象地展现了自然界的盛衰更替。诗人通过“夭夭桃李花,灼灼春山道”这两句,以“夭夭”形容桃花的娇嫩,“灼灼”描绘李花的鲜艳,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色彩斑斓的春日画卷。接着,“西风一夕起,零落同衰草”则转折描绘了自然界的无情,即使是最美的花朵也无法逃脱季节更迭的命运,最终如同衰败的草木一样零落。

“岂不恋芳华,嗟哉秋已老”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即便花朵不愿意离开这美丽的春天,但秋天的到来却无可避免地宣告了这一切的终结。最后,“自非松与柏,憔悴谁能保”将话题引向了常青的松柏,暗示只有像松柏那样坚韧不拔的事物才能在时间的长河中保持其风貌,而其他生命则难免会经历岁月的侵蚀和衰败。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现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自然规律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坚韧不屈精神的赞美。

作者介绍

李云龙
朝代:明

李云龙,字烟客。番禺人。少补诸生,负奇气,一时名士多严事之。绌于遇,以赀游国学,卒无成。走塞上,客东莞袁崇焕所。时崇焕总制三边,威名大震,云龙在幕参其谋。既而崇焕死,遂为僧,称二严和尚。明亡,不知所终。著有《雁水堂集》、《啸楼前后集》、《遗稿》、《别稿》行世。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二、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李云龙诗,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所藏民国手抄本《啸楼诗集》为底本,参校以广东省地方文献馆民国铅印本《啸楼集》及清温汝能《粤东诗海》。
猜你喜欢

过大鎗岭

残夏暑方炽,趋程日未曛。

龙分隔山雨,风送过溪云。

鹿迹寻常见,蝉声续断闻。

池河行在望,烟树绿纷纷。

(0)

发张家湾

初出蓬莱殿,遥临析水津。

雪消山隐隐,冰泮水粼粼。

报国心方切,观风志喜伸。

咨询有封事,行拟达严宸。

(0)

和颍上知县廖谟行营即事四首·其二

终宵味六韬,何用梦三刀。

为荷恩荣重,宁辞运饷劳。

旄头看已落,太白出何高。

露坐听刁斗,霜威袭锦袍。

(0)

送陈司训仲矩

司训稽勋去,今朝遽别滁。

江山新雪后,风物暮冬馀。

祖席频呼酒,行囊只载书。

临岐忍分袂,握手重踟躇。

(0)

和听雨李司训游琅琊寺韵

古寺春初至,荒郊草未青。

鸿来留雪迹,鸐舞堕霜翎。

壁有太古画,函多西竺经。

山僧无俗念,相见即忘形。

(0)

东郊偶赋

试马郡城东,双旌飏晓风。

柳堤萦嫩绿,苔径落残红。

作郡逢时泰,忧民愿岁丰。

自惭无善政,何以慰良农。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黄燮清 王士禄 贡奎 郑潜 程洵 傅熊湘 陈方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