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僧举香岩语示颂》
《僧举香岩语示颂》全文
唐 / 本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枯木龙吟见道髑髅无识眼初明。

喜识尽时消息尽,当人那辨浊中清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当人(dāng rén)的意思:指在某种情况下当仁不让、主动承担责任或担当重任。

髑髅(dú lóu)的意思:指人的头骨。

见道(jiàn dào)的意思:指认识到正确的道路或方法。

枯木(kū mù)的意思:指干瘪、干枯的树木,比喻衰老或者失去生机。

龙吟(lóng yín)的意思:龙吟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声音高亢、激昂,如龙吟之声。

木龙(mù lóng)的意思:指不知进退、不知分寸的人。

无识(wú shí)的意思:指没有知识、无知无识。

消息(xiāo xī)的意思:形容人们因为谣言、传闻或消息的传播而惊慌失措,心惊胆战。

中清(zhōng qīng)的意思:中庸之清洁,指人品高尚,行为端正,清正廉洁。

枯木龙吟(kū mù lóng yín)的意思:指平凡普通的人也能有非凡的才华和能力。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思想为底蕴,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对人生、佛法的独到见解。

首句“枯木龙吟真见道”,以枯木之静与龙吟之动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在寂静中体悟真理的禅宗修行之道。枯木象征着生命的终结,而龙吟则代表了生命的活力与觉醒,两者结合,寓意在看似死寂的状态下,内心深处却能激发出智慧的火花,达到见道的境界。

次句“髑髅无识眼初明”,髑髅即骷髅,常用来比喻人的生命终了或灵魂出窍的状态。此句通过描述髑髅眼中初现光明,表达了即使在生命的尽头,也能通过某种方式(如禅定)获得心灵的觉醒和智慧的开启,揭示了生命与智慧之间的内在联系。

第三句“喜识尽时消息尽”,“识”在这里指的是认知、理解或领悟。这句话意味着在彻底认识事物本质之时,所有的疑惑和信息都已得到解答,达到了一种圆满的境界。它强调了在深入理解之后,一切纷扰和未知都将归于平静,体现了禅宗中追求的“空”与“无”的哲学理念。

最后一句“当人那辨浊中清”,“当人”指当下之人,“浊”与“清”分别代表混沌与清明的状态。这句话表达了在当下,人们难以分辨事物的表面与本质,只有通过内心的清净与觉悟,才能洞察事物的真实面貌。它强调了禅宗修行中去除杂念、达到内心纯净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一系列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探讨了生命、智慧、认知与觉悟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禅宗的教义,达到心灵的净化与智慧的觉醒。

作者介绍
本寂

本寂
朝代:唐

本寂(840年-901年)俗姓黄,名元证,又名崇精,福建蒲田县人,晚唐名僧,为佛教“曹洞宗”始创人之一。长期定居并终老抚州。唐天复元年(901年),62岁的本寂圆寂,葬于寺西百步的凤形坊,塔名“福园”。由于他对曹洞宗的形成和发展贡献甚大,因而被敕谥为“元证禅师”。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被加封为“宝藏元证大师”。
猜你喜欢

诗三百三首·其二十九

六极常婴困,九维徒自论。

有才遗草泽,无艺闭蓬门。

日上岩犹暗,烟消谷尚昏。

其中长者子,个个总无裈。

(0)

晚眺徐州延福寺

杉风振旅尘,晚景籍芳茵。

片水明在野,万花深见人。

静依归鹤思,远惜旧山春。

今日惜携手,寄怀吟白蘋。

(0)

寄李校书游简寂观

古观云溪上,孤怀永夜中。

梧桐四更雨,山水一庭风。

诗得如何句,仙游最胜宫。

却愁逢羽客,相与入烟空。

(0)

临风舒锦

丽锦疋云终,襜襜展向风。

花开翻覆翠,色乱动摇红。

缕散悠扬里,文回照灼中。

低垂疑步障,吹起作晴虹。

既与丘迟梦,深知卓氏功。

还乡将制服,从此表亨通。

(0)

山居八咏·其八

祖祖唯心旨,春融日正长。

霜轻莎草绿,风细药苗香。

月满真如净,花开觉树芳。

庭前莺啭处,时听语圆常。

(0)

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

供帐何煌煌,公其抚朔方。

群僚咸饯酌,明主降离章。

关塞重门下,郊岐禁苑傍。

练兵宜雨洗,卧鼓候风凉。

炎景宁云惮,神谋肃所将。

旌摇天月迥,骑入塞云长。

赫赫皇威振,油油圣泽滂。

非惟按车甲,兼以正封疆。

叱咤阴山道,澄清翰海阳。

虏垣行决胜,台座伫为光。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李攀龙 宋褧 陈宝琛 高启 李昌祺 赵抃 韦骧 白玉蟾 赵熙 洪咨夔 李曾伯 王绂 赵孟頫 杜牧 黄遵宪 曹植 魏了翁 王禹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