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石悯忠寺,古苔列碣,花雨疏寮。
换新燕乳,初蝉响、咒竹生苗。
安史(ān shǐ)的意思:指安定政治局势、维护社会安宁,消除内乱与战乱。
拜石(bài shí)的意思:对石头表示敬意或敬仰
步屧(bù xiè)的意思:指行走时脚步不稳,摇摇晃晃的样子。
梵夹(fàn jiā)的意思:指人的言行严肃庄重,不苟言笑的样子。
分金(fēn jīn)的意思:指分割金子,比喻平分利益或公平分配财富。
风流(fēng liú)的意思:指人的品貌、言谈举止等方面优雅、有魅力。
经行(jīng xíng)的意思:指行经、经过。
韭花(jiǔ huā)的意思:比喻人们互相勾结,串通一气,共同图谋不轨。
旧迹(jiù jì)的意思:指古代的建筑遗迹或历史遗迹。
流远(liú yuǎn)的意思:指事物逐渐远离或逐渐消失。
牡丹(mǔ dān)的意思:比喻人才、美女等在某种环境下得以展露才华或美貌。
凄断(qī duàn)的意思:形容悲伤、凄凉、痛苦的情感。
铅泪(qiān lèi)的意思:形容悲伤或痛苦时流的泪水。
诗瓢(shī piáo)的意思:指作诗的器具或作诗的才情。
天骄(tiān jiāo)的意思:指非常自豪、傲慢的人。
行处(xíng chǔ)的意思:行为举止的地方
游侣(yóu lǚ)的意思:指游玩的伙伴或同伴。
这首词描绘了作者在悯忠寺独自游览的情景,古苔覆盖的石碣和稀疏的花雨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古老的氛围。牡丹盛开,梵夹诗瓢映衬,暗示着寺庙的文化气息。作者观察到新燕筑巢、蝉鸣竹长,心中不禁担忧昔日繁华不再,怕重蹈历史覆辙,留下遗憾。
词中提到安史之乱的历史背景,暗示寺庙曾见证过动荡岁月,即使碑文磨损,也无法抹去那段历史的记忆。作者怀念过去的游伴,他们的足迹已随风飘远,只剩孤独的自己在寂静的寺中感怀。最后,作者借韭菜花和乔损庵先生的典故,表达了对往昔友谊的追忆和对亡者的凭吊,情感深沉哀婉,充满了历史与个人情感的交融。整体上,这是一首以游寺为线索,抒发怀旧与历史感慨的词作。
炼尽少年成白首,忆初相识到今朝。
昔饶春桂长先折,今伴寒松取后凋。
[昔登科第,梦得多居先。
今同暮年,洛下为老伴。
]生事纵贫犹可过,风情虽老未全销。
声华宠命人皆得,若个如君历七朝。
[梦得贞元中及今,凡仕七朝也。
]
宫漏滴渐阑,城乌啼复歇。
此时若不醉,争奈千门月。
主人中夜起,妓烛前罗列。
歌袂默收声,舞鬟低赴节。
弦吟玉柱品,酒透金杯热。
朱颜忽已酡,清奏犹未阕。
妍词黯先唱,逸韵刘继发。
铿然双雅音,金石相磨戛。
七人五百七十岁,拖紫纡朱垂白须。
手里无金莫嗟叹,尊中有酒且欢娱。
诗吟两句神还王,酒饮三杯气尚粗。
嵬峨狂歌教婢拍,婆娑醉舞遣孙扶。
天年高过二疏傅,人数多于四皓图。
除却三山五天竺,人间此会更应无。
朱藤朱藤,温如红玉,直如朱绳。
自我得尔以为杖,大有裨于股肱。
前年左选,东南万里。
交游别我于国门,亲友送我于浐水。
登高山兮车倒轮摧,渡汉水兮马跙蹄开。
中途不进,部曲多回。
唯此朱藤,实随我来。
瘴疠之乡,无人之地。
扶卫衰病,驱诃魑魅。
吾独一身,赖尔为二。
或水或陆,自北徂南。
泥黏雪滑,足力不堪。
吾本两足,得尔为三。
紫霄峰头,黄石岩下。
松门石磴,不通舆马。
吾与尔披云拨水,环山绕野。
二年蹋遍匡庐间,未尝一步而相舍。
虽有佳子弟、良友朋,扶危助蹇,不如朱藤。
嗟乎,穷既若是,通复何如,吾不以常杖待尔,尔勿以常人望吾。
朱藤朱藤,吾虽青云之上、黄泥之下,誓不弃尔于斯须。
《三谣·朱藤谣》【唐·白居易】朱藤朱藤,温如红玉,直如朱绳。自我得尔以为杖,大有裨于股肱。前年左选,东南万里。交游别我于国门,亲友送我于浐水。登高山兮车倒轮摧,渡汉水兮马跙蹄开。中途不进,部曲多回。唯此朱藤,实随我来。瘴疠之乡,无人之地。扶卫衰病,驱诃魑魅。吾独一身,赖尔为二。或水或陆,自北徂南。泥黏雪滑,足力不堪。吾本两足,得尔为三。紫霄峰头,黄石岩下。松门石磴,不通舆马。吾与尔披云拨水,环山绕野。二年蹋遍匡庐间,未尝一步而相舍。虽有佳子弟、良友朋,扶危助蹇,不如朱藤。嗟乎,穷既若是,通复何如,吾不以常杖待尔,尔勿以常人望吾。朱藤朱藤,吾虽青云之上、黄泥之下,誓不弃尔于斯须。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98267c68e926eb18721.html
不出孤峰上,人间四十秋。
视身如传舍,阅世任东流。
法为因缘立,心从次第修。
中宵问真偈,有住是吾忧。
丘中有一士,不知其姓名。
面色不忧苦,血气常和平。
每选隙地居,不踏要路行。
举动无尤悔,物莫与之争。
藜藿不充肠,布褐不蔽形。
终岁守穷饿,而无嗟叹声。
岂是爱贫贱,深知时俗情。
勿矜罗弋巧,鸾鹤在冥冥。
丘中有一士,守道岁月深。
行披带索衣,坐拍无弦琴。
不饮浊泉水,不息曲木阴。
所逢苟非义,粪土千黄金。
乡人化其风,薰如兰在林。
智愚与强弱,不忍相欺侵。
我欲访其人,将行复沉吟。
何必见其面,但在学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