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半是、汉痕唐迹。
何当负得,钩镵劲铁,来此垦烟寻镝。
到今时、逻夜人稀,雨丛磷碧。
柴栅(zhài shān)的意思:指人心险恶,防范措施必不可少。
筹画(chóu huà)的意思:筹划、计划。
单骑(dān qí)的意思:指一个人独自骑马行走。
防秋(fáng qiū)的意思:预防秋天的到来
飞狐(fēi hú)的意思:指人行动敏捷、狡猾机智的样子。
何当(hé dāng)的意思:何时;什么时候
横戟(héng jǐ)的意思:指横戟立威,形容威武勇猛的样子。
红旗(hóng qí)的意思:红旗一般指代具有象征意义的旗帜,代表着某种政治、宗教、组织或团体的特定信念、理念或目标。
红螺(hóng luó)的意思:形容人的脸色红润如螺旋。
今时(jīn shí)的意思:指现在的时代、当前的时候。
蔺石(lìn shí)的意思:指人或事物表面看起来平凡普通,实际上内涵丰富,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潜力。
凭吊(píng diào)的意思:指依靠回忆、思念来怀念或悼念已故的人。
破碎(pò suì)的意思:指被打碎、破坏,失去原有的完整和完美。
强半(qiáng bàn)的意思:指在一对相似的人或事物中,一个更强、更好的一方。
沙堆(shā duī)的意思:指形容许多东西或人聚集在一起,像沙子堆积在一起一样,非常多或非常杂乱。
闪红(shǎn hóng)的意思:形容突然出现的红光或火光。
五原(wǔ yuán)的意思:指五种基本元素或基本条件的合集,也可指事物的基础或根本。
帐门(zhàng mén)的意思:帐门是指门户紧闭,不向外界敞开的状态。比喻不愿与外界交流或不愿接受外界的意见。
驻马(zhù mǎ)的意思:指马匹停驻在某地,形容行军途中临时休息。
紫草(zǐ cǎo)的意思:指人才或物品具有非凡的才华或价值。
这首《征部乐·剩垒》由清代诗人姚燮所作,描绘了边塞战场的遗迹与历史的沧桑感。
开篇“戍迁烽静”,点明了边疆从战乱到平静的变化,烽火不再,战争的痕迹逐渐消失。接着“单骑客过红螺碛”,描绘了一位孤独的旅人在荒凉之地穿行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孤寂与苍凉的氛围。
“破碎沙堆蔺石”、“缠紫草、巉负垣脊”、“同落凤,飞狐厄”等句,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展现了战场的残破景象和曾经的激烈战斗。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战场的残酷,也暗示了历史的变迁和时间的无情。
“强半是、汉痕唐迹”一句,将目光拉回历史,强调了这片土地上曾发生过的汉唐时期的战争与辉煌。而“尚那角、日闪红旗,贴堑防秋立柴栅”则进一步描绘了边防的场景,红旗在阳光下闪耀,柴栅树立在壕沟旁,象征着对边界的守护与警惕。
接下来,“何当负得,钩镵劲铁,来此垦烟寻镝”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希望有人能带着坚韧的工具,来到这里开垦荒地,寻找箭矢,寓意着对和平与发展的向往。同时,这一句也暗含了对历史的反思,即如何从过去的战争中汲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漫凭吊、云黄树赭,五原焦郁,下有殇魂宅”则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如黄色的云彩、赭色的树木、焦枯的五原,以及埋葬着亡灵的地方,进一步渲染了战场的悲凉与历史的沉重。这不仅是对过去战争的哀悼,也是对生命逝去的感慨。
最后,“是谁筹画。想驻马、帐门横戟。到今时、逻夜人稀,雨丛磷碧。”这一段通过设问和想象,提出了对历史决策者的疑问,同时也描绘了当前边疆的宁静与夜晚巡逻人员的稀少,以及雨后丛生的磷光,既是对现实的描述,也是对历史的深思。
整首词以边塞战场为背景,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绘,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历史的变迁以及对和平的渴望。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富有浓厚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小酌酴醾酿。喜今朝、钗光簟影,灯前滉漾。
隔著屏风喧笑语,报道雀翘初上。
又悄把、檀奴偷相。
扑朔雌雄浑不辨,但临风、私取春弓量。
送尔去,揭鸳帐。六年孤馆相依傍。
最难忘,红苏枕畔,泪花轻飏。
了尔一生花烛事,宛转妇随夫唱。
努力做、藁砧模样。
只我罗衾浑似铁,拥桃笙、难得纱窗亮。
休为我,再惆怅。
柳絮飘扬。怪吹衣拂面,故作颠狂。
春情无计住,午梦不禁长。纨扇洁、石屏凉。
便沉醉何妨。一霎儿、峭风吹断,绣被翻香。
觉来瘦怯罗裳。把同心带结,待寄檀郎。
祝生生比翼,尽日日成双。春去速、蝶空忙。
芳草映斜阳。又恐伊、封侯未稳,误了凝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