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看 先 叔 祖 青 松 居 士 仓 使 诗 宋 /俞 桂 儒 冠 每 笑 拙 身 谋 ,春 日 因 何 桂 玉 留 。南 浦 未 思 芳 草 恨 ,西 湖 正 为 落 梅 愁 。四 灵 去 矣 今 如 在 ,诸 老 萧 然 事 已 休 。衣 钵 青 松 谁 继 续 ,家 鸡 还 复 可 搜 求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春日(chūn rì)的意思:春天的日子
芳草(fāng cǎo)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或人物。
桂玉(guì yù)的意思:形容人的品德高尚、才华出众。
还复(hái fù)的意思:表示回答或回复。
继续(jì xù)的意思:继续指不间断地进行下去,不停止或中断。
家鸡(jiā jī)的意思:指在家中养的鸡,也用来比喻人因长期在家中受到保护而缺乏独立生存能力的状态。
落梅(luò méi)的意思:指梅花凋谢,比喻美女的容颜逝去或壮丽景色的消失。
南浦(nán pǔ)的意思:指江南地区的温暖和繁荣。也形容地方繁华,人口众多。
青松(qīng sōng)的意思:指品质高尚、坚定不移的人或事物。
儒冠(rú guān)的意思:指儒家学者的帽子,引申为指儒家士人的身份和学问。
如在(rú zài)的意思:如同在现场一样,形容描写得非常生动、逼真。
身谋(shēn móu)的意思:指个人的计划、打算,特指个人为谋求自身的利益而施展的手段和策略。
四灵(sì líng)的意思:
(1).指麟、凤、龟、龙四种灵畜。《礼记·礼运》:“何谓四灵?麟、凤、龟、龙谓之四灵。” 孔颖达 疏:“以此四兽皆有神灵,异於他物,故谓之灵。”《旧唐书·文苑传上·杨炯》:“麟、凤有四灵之名,玄龟有负图之应。”《冷眼观》第二四回:“你龟大哥列在四灵,要算同老龙王是平等弟兄,非比我们小辈。”
(2).指传说中的 苍帝 、 黄帝 、 白帝 、 黑帝 四神帝。《文选·张衡<东京赋>》:“尊 赤氏 之朱光,四灵懋而允怀。” 薛综 注:“《河图》曰:‘四灵, 苍帝 神名 灵威仰 , 赤帝 神名 赤熛怒 , 黄帝 神名 含枢纽 , 白帝 神名 白招拒 , 黑帝 神名 协光纪 。’今五云四灵,谓除 赤 ,餘有四。”
(3).指古代神话中掌东西南北四方之神。 三国 魏 曹植 《神龟赋》:“嘉四灵之建德,各潜位乎一方。苍龙虬於东岳,白虎啸於西岗,玄武集於寒门,朱雀栖於南乡。”
(4).古代又用以指东西南北四方的星宿。 南朝 齐 谢超宗 《齐南郊乐歌·武德宣烈乐》:“四灵晨炳,五纬宵明。”
(5). 南宋 永嘉 诗人 徐照 、 徐玑 、 翁卷 、 赵师秀 的合称。 照 字 灵晖 ,有《芳兰轩集》; 玑 号 灵渊 ,有《二薇亭集》; 卷 字 灵舒 ,有《西岩集》; 师秀 号 灵秀 ,有《清苑斋集》。字中圴有“灵”字,故称。参阅《四库全书总目·别集十五》。搜求(sōu qiú)的意思:努力寻找、追求某种信息或知识。
西湖(xī hú)的意思:西湖是中国浙江省杭州市的一座著名湖泊,因其美丽的风景而被称为“人间天堂”。西湖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美丽的景色或令人心醉的环境。
萧然(xiāo rán)的意思:形容冷清、寂寞无人的样子。
衣钵(yī bō)的意思:指传授衣钵,传承衣钵。比喻接受前辈的指导和传统的学问。
- 注释
- 儒冠:读书人的帽子,借指读书人。
拙身谋:笨拙的打算,形容读书人不擅长世俗的权谋。
桂玉:比喻有才德的人。
南浦:泛指送别的地方。
芳草恨:离别之苦,芳草象征离别。
西湖:这里可能指代一个特定的西湖,也可能泛指美景之地。
落梅:梅花凋零,象征哀愁或时节更迭。
四灵:古代神话中的神灵,这里可能指代过去的贤人或仙人。
诸老:众多的老者。
衣钵:佛教中指师父传授给徒弟的衣裳和法器,引申为知识和技艺的传承。
青松:常用来象征高洁的品质和长寿,也暗示精神传承。
搜求:寻找,寻求。
- 翻译
- 读书人常因笨拙的打算被人嘲笑,春天为何还要留住桂花和美玉般的人物。
在南浦没有想太多离别草木的遗憾,西湖却因梅花凋零而满怀愁绪。
那些仙灵离去后,如今的景象仿佛仍在,老一辈的人们已经淡出尘世。
谁能继承衣钵,让青松延续香火?家中的鸡犬尚能寻觅,但精神传承却难以追寻。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俞桂对先叔祖青松居士仓使的诗作进行的评价和感慨。首句“儒冠每笑拙身谋”表达了对青松居士身为儒者却命运坎坷,生活不如意的同情,暗示了他可能在仕途上遭遇挫折。次句“春日因何桂玉留”则以春天的桂花和美玉比喻居士的才华与品格,暗示他的才情并未得到应有的赏识和留存。
接下来,“南浦未思芳草恨,西湖正为落梅愁”通过南浦和西湖的景色,寓言居士虽然身处美景,但内心却充满离别之苦和落寞之情,暗指他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忧虑。诗句中“四灵去矣今如在,诸老萧然事已休”进一步表达了对前辈学人凋零、学风衰微的感叹,以及对青松居士能否延续前人的学术传统和精神风貌的疑问。
最后两句“衣钵青松谁继续,家鸡还复可搜求”直抒胸臆,提出衣钵无人继承的忧虑,同时也隐含着对居士能否在平凡生活中发掘和传承学问的期待。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是对先人的追忆,也是对后继者的期许,充满了对知识和文化的深深敬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