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际生佛光,竹间闻猿唳。
道心苦未深,时与白云生。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白马(bái mǎ)的意思:指美丽的白马,引申为指美好的事物或人。
初地(chū dì)的意思:初次踏入陌生的地方或领域。
返照(fǎn zhào)的意思:指月亮反射在水中的景象,比喻事物的形象或声誉在别人那里反射回来。
佛光(fó guāng)的意思:指佛教中的光明和智慧,也可指善良的心灵和高尚的品质。
过情(guò qíng)的意思:过分地表达情感或感情用事
漶灭(huàn miè)的意思:指事物逐渐消失或破灭。
了了(liǎo liǎo)的意思:了解得很清楚,非常明白。
林扉(lín fēi)的意思:指大门、门户。
明朝(míng cháo)的意思:指明亮的早晨,也比喻充满希望和光明的时代。
琴意(qín yì)的意思:指琴的意境或琴音所引发的情感。
清吹(qīng chuī)的意思:指吹奏清脆悦耳的音乐,也可比喻清新明丽的音乐或言辞。
入林(rù lín)的意思:进入森林
山寺(shān sì)的意思:山寺是指位于山中的寺庙,也可以用来比喻僻静、幽深的地方。
生佛(shēng fó)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品德高尚,行为慈善,如同佛陀一样慈悲善良。
无影(wú yǐng)的意思:没有影子,形容人或事物没有踪迹或不留痕迹。
无异(wú yì)的意思:没有区别;没有差异
下山(xià shān)的意思:下山指从山上下来,比喻摆脱困境、解决问题或者结束某种状态。
小憩(xiǎo qì)的意思:短暂休息、稍作停留
虚光(xū guāng)的意思:形容事物没有真实的光亮。
夜色(yè sè)的意思:指夜晚的景色或氛围。
悠然(yōu rán)的意思:悠然指悠闲自在、无忧无虑的样子,形容心情舒畅、无所牵挂。
幽芳(yōu fāng)的意思:指花草在幽静的环境中散发出的香气。也比喻文采、才情等在幽静的环境中得以充分展现。
月气(yuè qì)的意思:指某个人或事物具有柔和、温柔、柔顺的性格或气质。
这首清代诗人曹应枢的《宿净慈寺》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山寺夜晚景象。首句“返照入林扉”写夕阳余晖洒入寺门,暗示了诗人傍晚时分的来访。"小憩前山寺"则点出诗人在劳累后暂作歇息,选择了寺庙作为休憩之地。
"岩际生佛光"和"竹间闻猿唳"通过自然景象,展现了山寺的独特环境,佛光显现于岩石之间,增添了神秘感,而竹林中的猿猴叫声则增添了山林的生动气息。"静卧松林风,悠然会琴意",诗人沉浸在松林的微风中,感受到音乐般的禅意,心境平和。
"残经白马来,漶灭数行字"描绘了僧人翻阅经书的情景,马蹄踏过,经书上的文字模糊不清,暗示时光流转,岁月沧桑。"优钵散幽芳,伽陵发清吹"借优昙花的香气和伽陵的清音,进一步渲染了寺庙的宁静与超凡。
"夜色澹无影,四山惟月气"描绘了月光下的山景,月色如水,万物皆被笼罩在淡淡的月光之下,显得空灵而寂寥。"道心苦未深,时与白云生"表达了诗人对修行之路的感悟,虽然尚未达到深入的境界,但已能与自然和谐共处。
最后两句"虚光盈吾襟,了了此初地",诗人感到心灵得到了净化,对眼前的一切有了清晰的认识。"明朝下山去,境过情无异"预示着诗人即使离开,明日再回首,今日的体验和感受依然如初,心境无改。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净慈寺的景色,融入了诗人的心境,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禅意之美。
我行入南中,事事皆殊傀。
怪石马蹄生,好峰当面起。
竖者如鍪牟,蹲者似犀兕。
是时春仲交,草木渐畅美。
风雨所摧残,瘴雾所煎靡。
石壁馀嶙峋,点缀互苍紫。
嘤嘤春鸟鸣,湜湜泉流弥。
带刀椎髻奴,出入俱妻子。
伐木响山椒,时闻深涧底。
窈窕转前旌,鼓角馀声里。
边吏远来迎,骑踏旄头驶。
古称花面蛮,于今亲见矣。其言虽侏?,其俗尚淳俚。
愧彼中华人,衣冠盛包匦。
机械互纷拿,文墨相宛委。
徒工鞶帨姿,何裨结绳理。
子欲居九夷,无乃意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