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北面(běi miàn)的意思:指方向向北,也可用来形容位置相对较高或地位相对较尊贵。
蕃臣(fān chén)的意思:指外国人在中国担任官职的人。
阊阖(chāng hé)的意思:形容声音喧哗、繁杂。
尘沙(chén shā)的意思:指尘土、沙土,也比喻微小琐碎的事物。
赤日(chì rì)的意思:指炎热的夏日,太阳照射得非常猛烈。
垂衣(chuí yī)的意思:指衣襟下垂,形容人的衣着整洁、庄重。
从此(cóng cǐ)的意思:从现在开始,表示某个事件或情况从此以后发生了改变。
扶桑(fú sāng)的意思:扶桑是指日本的古称,也用来比喻东方国家或东方文化。
六服(liù fù)的意思:指服从、顺从、彻底服从。
露华(lù huá)的意思:指春天到来,大地上的花朵开始绽放。
庙略(miào lüè)的意思:指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策略、计谋。
平明(píng míng)的意思:平明指的是天刚亮的时候,也就是早晨的时候。
清风(qīng fēng)的意思:指清新、舒适的风。比喻清新的气息或环境。
塞尘(sāi chén)的意思:形容尘土积聚、不加清扫。
上公(shàng gōng)的意思:指人民群众对官员的尊敬和敬仰。
燧火(suì huǒ)的意思:指用燧石敲击产生火花,比喻启发思想、激发灵感。
行成(xíng chéng)的意思:指事物经过一定的过程或发展,形成某种状态或结果。
重译(chóng yì)的意思:
[释义]
(1) (动)经过多次翻译。
(2) (动)重新翻译。
[构成]
偏正式:重〔译紫薇(zǐ wēi)的意思:指天子、帝王。
- 鉴赏
此诗描绘了明朝时期边疆稳定、国泰民安的景象。首句“平明阊阖露华晞”描绘了清晨皇宫门前露水初干的宁静景象,象征着国家的安定与祥和。接着“六服怀琛候紫薇”,描述了各地诸侯带着珍贵礼物,恭候在皇宫门前的情景,体现了四方归心、国家统一的盛况。
“岛虏行成祈北面,蕃臣重译到西飞”两句,形象地展示了边疆地区与中央朝廷的良好关系,岛上的敌人向北求和,外国使臣通过多重翻译来到京城,展现了对外政策的成功与开放。
“清风绝塞尘沙净,赤日扶桑燧火微”描绘了边境地区的和平景象,清风拂过,沙漠静寂,太阳的余晖逐渐消散,象征着边疆的安宁与国家的强大。
最后,“从此禦戎传庙略,上公横玉赞垂衣”表达了对国家军事策略和领导者的高度赞扬,意味着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国家能够继续巩固边防,维护和平,领导者则以玉笛为象征,赞颂他们垂衣而治的英明与智慧。整首诗通过对边疆稳定、国家统一、外交成功以及领导者的赞美,展现了明代盛世的辉煌景象。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母弃子同刘茂才赋
母弃子,子幼情可怜。子长母还去,为子宜思愆。
龙争虎斗事翻覆,宝玦王孙捐骨肉。
十年母子安茅屋,菽水真情无不足。
奈何一朝辞故帏,子也恸哭牵母衣。
母今弃儿不敢怨,父在深恩母当念。
母如不闻竟不留,黄昏门掩青灯愁。
负米归来饮残泣,他家儿女何绸缪。
噫嘘嚱,迩来万事足悲咤,负德辜恩满天下。
丈夫尽为温饱谋,妇人何得毋重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