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安危(ān wēi)的意思:指人的生命安危,安全与危险。
不得(bù dé)的意思:不能,禁止,不允许
沧桑(cāng sāng)的意思:指岁月变迁、事物变化、人世变幻的历程。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底事(dǐ shì)的意思:底事指底细、真相、内情。表示了解事情的真相或内幕。
黑发(hēi fā)的意思:指年轻人,特指年轻有为的人。
鸿书(hóng shū)的意思:指重要的书信或文书。
还丹(huán dān)的意思:指炼制丹药的一种方法,也用来形容病情好转或人体恢复健康。
江蓠(jiāng lí)的意思:指人的容貌或姿态优美如莲花。
可知(kě zhī)的意思:可以知道,能够了解或明白的意思。
南斗(nán dòu)的意思:南斗是指南天北斗星座的七颗星星,比喻人才出众、学问渊博。
去国(qù guó)的意思:离开自己的国家,背井离乡。
事先(shì xiān)的意思:事先指在某个事件发生之前或行动之前。表示在做事情之前提前做好准备或预先考虑。
朔风(shuò fēng)的意思:指北方的寒冷风。也比喻刚劲有力的风。
未可(wèi kě)的意思:表示不可预测或无法确定的情况
应变(yìng biàn)的意思:灵活适应变化的情况,能够迅速做出应对。
消不得(xiāo bù dé)的意思:无法忍受、无法容忍
- 鉴赏
这首诗《答寄张明成阁老》是明代诗人沈思孝所作,通过诗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与历史沧桑感。
首联“当年心共系安危,一别沧桑未可知”,开篇即以“心共系安危”描绘出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情,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共同关切。然而,“一别沧桑未可知”则暗示了两人分别后,世事变迁,难以预料,表达了对友人命运的深深忧虑。
颔联“龙剑夜占南斗近,鸿书寒下朔风迟”,运用了“龙剑”、“南斗”、“鸿书”、“朔风”等意象,既描绘了夜晚星辰下的壮丽景象,又暗喻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如同鸿雁传书,虽艰难却始终不渝。同时,“龙剑”象征着力量与勇气,“南斗”则寓意着方向与希望,而“朔风”则暗示了环境的严酷与挑战,整体营造了一种既有壮志豪情,又有深沉忧思的氛围。
颈联“黄茅应变还丹日,黑发仍留去国时”,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其中,“黄茅”可能象征着变化与新生,“还丹日”则暗示了重新获得力量或希望的时刻;“黑发”代表青春与活力,“去国时”则指向离别或远行。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无论经历多少变化,都能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面貌,以及对友人过去离别时刻的怀念。
尾联“底事先忧消不得,并垂清泪湿江蓠”,收束全诗,以“底事先忧”表达了对未来的担忧与不安,“并垂清泪湿江蓠”则以形象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因担忧而落泪的情景,进一步强化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友情、国家、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以及在历史变迁中坚守信念、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