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城高仞落,古柳细条疏。
- 拼音版原文全文
登 武 昌 岸 望 诗 南 北 朝 /阴 铿 游 人 试 历 览 。旧 迹 已 丘 墟 。巴 水 萦 非 字 。楚 山 断 类 书 。荒 城 高 仞 落 。古 柳 细 条 疎 。烟 芜 遂 若 此 。当 不 为 能 居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为(bù wéi)的意思:不关心,不理会
楚山(chǔ shān)的意思:指楚国的山,用来比喻高耸险峻的山峰或山岭。
旧迹(jiù jì)的意思:指古代的建筑遗迹或历史遗迹。
类书(lèi shū)的意思:指某种事物或情况与另一种事物或情况相似或相仿。
历览(lì lǎn)的意思:仔细观看、仔细翻阅
丘墟(qiū xū)的意思:形容地势平坦、没有丘陵起伏的地方。
若此(ruò cǐ)的意思:如此;这样
条疏(tiáo shū)的意思:指言辞或文书的条理清晰、简明扼要。
细条(xì tiáo)的意思:形容事物细长而纤细。
烟芜(yān wú)的意思:形容烟雾弥漫或花朵盛开。
游人(yóu rén)的意思:指旅游者、游客;也可指四处游荡、流浪的人。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荒凉与怀旧的意境,诗人站在武昌岸边,眺望着眼前的景象,感慨系之。"游人试历览,旧迹已丘墟"表达了时间流逝、历史沧桑的情感,游客们试图寻觅古迹,但那些记忆已经被岁月掩埋,成为了荒凉的土丘。
"巴水萦非字,楚山断类书"则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巴水波涛不息,而楚山之间仿佛断续着一段段古老的文字。这里的“非字”和“断类书”都渲染出一种断断续续、零散遗失的历史记忆。
"荒城高仞落,古柳细条疏"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荒凉与古老的情感。荒废的城墙、高耸的城楼都显得孤独而萧索,而古老的柳树则在风中摇曳,只剩下稀疏的枝条。
最后,"烟芜遂若此,当不为能居"则表达了诗人面对这样的景象,不禁感叹,这样的环境实难以久居。这里的“烟芜”指的是荒凉之地的烟雾弥漫,而“当不为能居”则是诗人内心的感慨,觉得这样的地方不足以长期居住。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于过往时光的怀念以及面对现实荒凉景象的无奈与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王景宪奉职
清羸将家子,苦节自寒儒。
四壁我何有,一钱君亦无。
下滩船自急,闻雁日将晡。
行爱青山口,人烟事网罛。
和谢仲弓廷评栽竹
移得溪边翠,来为庭下阴。
惜根存旧土,带笋助新林。
暗换萧萧叶,知虚寸寸心。
东风莫摇撼,培壅未应深。
和胡公疏送屿师移居宝光寺
宋日天王寺,梁时太子园。
地犹随世变,物岂与人存。
欲问移居意,还应避俗喧。
相期唯有月,夜夜在高原。
和吴冲卿学士冬日私居事
人知何晏宅,近住白杨头。
车马不还往,诗书多蓄收。
风庭吹落叶,霜树立鸣鸠。
颇与市朝远,闭门凡几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