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已了损益,未知生死耳。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白发(bái fà)的意思:指白色的头发,也用来形容年老。
不如(bù rú)的意思:不如表示不如何,不及,不如何好。
卜居(bǔ jū)的意思:预测未来并居住
藏书(cáng shū)的意思:指隐藏或保留书籍,比喻珍贵的书籍或知识。
长风(cháng fēng)的意思:长时间吹拂的风,比喻持久不衰的精神风貌或影响力。
超忽(chāo hū)的意思:形容忽视或忽略得非常严重。
独知(dú zhī)的意思:独自知道、独特的知识
发笑(fā xiào)的意思:指笑声发出。
功名(gōng míng)的意思:
[释义]
(名)封建时代指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
[构成]
并列式:功+名
[例句]
求取功名。(作宾语)何时(hé shí)的意思:何时表示询问时间,问什么时候。
寰中(huán zhōng)的意思:指天地之间,整个世界。
挥手(huī shǒu)的意思:挥手是指用手臂摆动或抬起手掌向某人或某物打招呼、告别或示意。
灵光(líng guāng)的意思:指思维敏捷、反应迅速、见解独到的才智。
流水(liú shuǐ)的意思:形容水流不断、源源不绝的样子,也用来比喻事物连续不断、不停地发生。
论兵(lùn bīng)的意思:指以武力或军事手段解决问题或争端。
千岁(qiān suì)的意思:形容人的寿命长久,也可用来形容事物历史悠久。
千仞(qiān rèn)的意思:形容高大、峻峭。
清出(qīng chū)的意思:清除、清理出来
去去(qù qù)的意思:离开,走开
人世(rén shì)的意思:指人间世界,泛指人类社会。
如意(rú yì)的意思:符合心意,符合愿望
桑榆(sāng yú)的意思:指太阳落山的时候,天色渐暗,暮色已临的状态。也用来形容人的年老。
上下(shàng xià)的意思:上下表示范围或顺序,上指高处、前者或前侧,下指低处、后者或后侧。
世人(shì rén)的意思:指世界上的人;所有的人。
竦身(sǒng shēn)的意思:指人们因为害怕或敬畏而感到胆战心惊,身体不由自主地颤抖。
损益(sǔn yì)的意思:指得失、得失之间的关系。
天柱(tiān zhù)的意思:指支撑天空的柱子,比喻重要的支持或依靠。
天禄(tiān lù)的意思:指天赋的才能和福祉。
同符(tóng fú)的意思:指同一媒介、同一方式、同一途径、同一方法。
无时(wú shí)的意思:没有时候,表示没有时间的概念。
下视(xià shì)的意思:低头看
谢世(xiè shì)的意思:指人去世或物品损毁。
喧卑(xuān bēi)的意思:形容言语轻佻、轻浮,没有庄重和严肃。
裔孙(yì sūn)的意思:指后代,子孙。
真人(zhēn rén)的意思:真实的人,指真正有才能、有本事的人。
醉白(zuì bái)的意思:形容酒量大,喝醉的状态。
不如意(bù rú yì)的意思:指事情不如自己的意愿或期望,不顺心,不如意。
天禄阁(tiān lù gé)的意思:指官员聚集的地方,也泛指官场。
五千言(wǔ qiān yán)的意思:形容能言善辩,口才极好。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形象,他远离尘嚣,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宁静。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道家哲学的深刻理解。诗人通过描述这位隐士的生活方式和内心世界,展现了其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高尚情操。
首句“真人西度关,乃祖独知之”以“真人”比喻隐士,暗示其非凡的品质和独特的智慧。接着,“强著五千言,竦身弃喧卑”描绘了隐士通过阅读经典、修炼身心,最终选择远离尘世喧嚣,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这种对知识的追求和对精神世界的向往,体现了道家思想中的“无为而治”和“返璞归真”。
“灵光无时没,人世自超忽”表达了隐士的精神光芒永不熄灭,即使在世俗眼中,他的存在也超越了平凡。接下来的“上下千岁间,裔孙亦清出”则强调了隐士的影响跨越时间,影响着后世子孙,使他们也能保持清高之气。
“论兵复击剑,远与道同符”表明隐士不仅在文武双修上有所造诣,其行为举止也与道家的哲学理念相契合。这反映了道家主张的和谐统一,即在军事策略和武艺上追求内在的平衡与和谐。
“功名不如意,白发笑桑榆”表达了隐士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即使年华老去,仍能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这种豁达的人生态度,是道家哲学中“顺应自然,随遇而安”的体现。
“藏书天禄阁,卜居天柱山”描绘了隐士的生活环境,藏书于天禄阁,居住在天柱山,这样的生活环境既体现了他对知识的热爱,也象征着他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此职无吏责,去去何时还”表明隐士在山林之间过着无官无责的生活,自由自在,不知何时会离开。这种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是对道家“逍遥游”理想的追求。
最后,“山中醉白云,山下弄流水”描绘了隐士在山中与白云为伴,在山下与流水嬉戏的画面,生动地展现了他与自然的亲密关系和内心的宁静。
“吾已了损益,未知生死耳”表达了隐士对人生得失的洞察,虽然对生死之事尚存疑惑,但已经达到了对人生价值的深刻理解。
“聊登千仞巅,下视寰中尘”则展现了隐士站在高山之巅,俯瞰世间万物的广阔视野,进一步强调了他对自然和宇宙的深刻认识。
“更因长风来,挥手谢世人”以长风为引,挥手告别世人,意味着隐士将更加专注于自己的内心世界和自然之道,不再为外界所扰。
整首诗通过对隐士生活的描绘,展现了道家哲学的核心理念——追求精神自由、顺应自然、淡泊名利、与世无争。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精神境界的向往,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