叱童豢虎麟,似豢羊与狗。
手拉五色毛,缚作扫云帚。
药树森绛厓,斧之作薪槱。
不锐乌由刀,不醇岂成酒?
八达(bā dá)的意思:八方达到,指能够广泛地接触到各个方面或达到各个地方。
胞胎(bāo tāi)的意思:形容亲如兄弟姐妹的关系。
迭相(dié xiāng)的意思:连续不断地反复出现或发生
洞明(dòng míng)的意思:洞明表示洞察事物的本质,看透事物的真相,具有深刻的见解和洞察力。
海气(hǎi qì)的意思:指自负、傲慢、目中无人的态度或气势。
浑噩(hún è)的意思:形容思维混乱,感觉迷茫,无法明确判断。
久久(jiǔ jiǔ)的意思:长时间;很久很久
狂澜(kuáng lán)的意思:形容水势汹涌澎湃,比喻力量或势头极为猛烈、汹涌澎湃。
如一(rú yī)的意思:指行为、态度等一致,毫不动摇。
骚扰(sāo rǎo)的意思:指不断地打扰、干扰他人,对其正常生活、工作或思维造成困扰或烦恼。
上清(shàng qīng)的意思:指清澈明亮,没有杂质的状态或场所。
所有(suǒ yǒu)的意思:包含一切事物,涵盖全部范围
太平(tài píng)的意思:太平指的是社会安定、国泰民安的状态,也可以表示和平、安宁的境地。
天难(tiān nán)的意思:指天灾人祸,大自然对人类造成的困扰和痛苦。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
万灵(wàn líng)的意思:形容非常灵活、万能,能够应对各种情况。
枉言(wǎng yán)的意思:指无用的空话或说话无凭无据。
未竟(wèi jìng)的意思:未完成的事情,尚未结束的事情
闻闻(wén wén)的意思:闻到一点声音或消息
五色(wǔ sè)的意思:形容色彩丰富多样,闪烁夺目。
薪槱(xīn yǒu)的意思:指为了自己的私利而不顾大局,自相矛盾的行为。
须知(xū zhī)的意思:必须知道的事情或要点
一时(yī shí)的意思:一小段时间内,暂时的。
银河(yín hé)的意思:指银河系,也指河流水系。
中心(zhōng xīn)的意思:指事物的核心、重点或最重要的部分。
作歌(zuò gē)的意思:指以歌曲的形式表达思想、感情等。
这首诗以奇特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人性、社会以及宇宙的深刻思考。诗中通过“叱童豢虎麟”开篇,以儿童驯养异兽的场景,象征着人类对未知事物的探索与驾驭。接着,“手拉五色毛,缚作扫云帚”,将这些异兽的毛发编织成扫云之帚,寓意着人类通过智慧与努力,能够清除心灵与世界的尘埃。
“一挥天地澄,万灵拱中斗”描绘了挥动扫帚时,天地为之澄清,万物归于和谐的状态,象征着道德与秩序的恢复。随后,“银河倾狂澜,海气摄能受”则以自然界的壮观景象,比喻人类行为对宇宙的影响,强调了个体与整体之间的紧密联系。
“死生争蚋蝇,胞胎迭相母”通过昆虫与生命的循环,探讨生命的意义与延续,暗示了生命的脆弱与永恒的循环。接下来,“药树森绛厓,斧之作薪槱”以药树与伐木的对比,反映了人类利用与保护自然的关系,强调了和谐共生的重要性。
“须知丹心中,八达洞明牖”表达了内心的光明与智慧,是通向真理与理解的关键。最后,“未竟无其无,枉言有所有”揭示了存在与非存在的辩证关系,提醒人们不要盲目追求或否定任何事物。
“贱宜浑噩民,贵宜太平后”则从社会层面出发,强调了不同阶层的人们在和平时期应有的态度与责任。而“不锐乌由刀,不醇岂成酒?”则以刀与酒的比喻,说明了事物的发展需要适度与平衡,避免过度或不足。
“骚扰同豸群,天难掩尔丑”批评了社会中的混乱与不公,指出这些现象如同害虫般破坏和谐。最后,“作歌使闻闻,相邀共久久。久久如一时,名齐上清寿”表达了通过艺术与文化的传播,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的愿望,呼吁人们共同追求长久的和平与幸福。
整首诗构思独特,语言富有哲理,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社会和人性的深刻洞察,也体现了其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