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览子京西州诗藁感知音之难遇偶成短章》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因 览 子 京 西 州 诗 藁 感 知 音 之 难 遇 偶 成 短 章 宋 /宋 庠 小 集 曾 因 善 叙 传 ,西 州 馀 藻 复 盈 编 。中 郎 久 已 成 枯 骨 ,争 奈 柯 亭 十 六 椽 。
- 翻译
- 小集曾经因为善于叙述而流传开来
西州的剩余文采又丰富了这些篇章
- 注释
- 小集:指小型的文集或诗集。
善叙:擅长叙述或表达。
传:流传。
西州:古代地名,这里可能指作者所在的地方。
馀藻:剩余的文采或诗篇。
盈编:丰富的内容,满篇。
中郎:对蔡邕的尊称,他曾任中郎将。
久已:早已。
枯骨:比喻人已去世。
争奈:怎奈,无奈。
柯亭:地名,与下文的‘十六椽’一起形容建筑。
十六椽:形容有十六根柱子的大屋,可能象征蔡邕故居。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宋庠的作品,题目为《因览子京西州诗藁感知音之难遇偶成短章》。从诗句来看,作者通过对前人诗作的回顾和批评,表达了自己对于优秀诗歌难以遇见的感慨。
“小集曾因善叙传”,这里的小集指的是西州诗藁,这些诗藁中的佳作曾经被人们广泛传诵。作者提到这些诗藁是因为它们曾经流传甚广,证明了它们在当时的影响力。
“西州馀藻复盈编”,西州指的是古代的一个地名,这里的“馀藻”意味着剩余的花朵,即未被发掘的诗歌才华。作者说这些才华又重新充满了诗集,表明即使在当时,也有不少优秀的诗作被收录和传承。
“中郎久已成枯骨”,这里的“中郎”通常指的是唐代文学家中山狼,即王维,他的名字与“中”字有关。王维早已去世,成为历史上的“枯骨”,但他的诗歌依然生机勃勃。
“争奈柯亭十六椽”,柯亭是古代文人聚集的地方,而“十六椽”则是指建筑物的椽数,这里用来比喻一个安静、宁谧的文学空间。作者感慨的是,即使有这样美好的环境,但能够与这些先贤媲美的诗歌才华相遇的机会却很难得。
总体而言,宋庠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优秀传统文学作品的尊重和怀念,同时也流露出对于自己时代内寻找真正诗意相通之人的不易和无奈。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春山八事·其八春雨
天地久和同,阳光多豫暇。
熙熙万汇怀,慕德从春借。
谁司大皞权,俄睹苍龙驾。
生气发句萌,水木互奔泻。
是时我山栖,昏旦依郊舍。
悠悠日月居,半倚云雷架。
未能分浅深,且欲观高下。
闭户养幽清,倚棂望桑柘。
时同草木心,日向春荣谢。
嗟兹大块情,不以遐方罢。
流润细无声,随风潜入夜。
重绎杜陵诗,乃知时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