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别侯汝立员外》
《别侯汝立员外》全文
明 / 王廷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客路觞酌,双旗为子留。

迟回归阙念,浩荡出关愁。

飞雨山阁残霞戍楼

澧桥春水阔,不得膺舟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得(bù dé)的意思:不能,禁止,不允许

残霞(cán xiá)的意思:指夕阳西下时,余晖已经减弱,但仍然残留的红霞。

迟回(chí huí)的意思:迟延回来。

出关(chū guān)的意思:离开关卡,出境或出城。

春水(chūn shuǐ)的意思:春天的水,比喻希望或新生。

飞雨(fēi yǔ)的意思:形容雨势非常大,如同飞翔一般。

归阙(guī quē)的意思:指君主或高官返回宫廷或政府,也用来比喻高官回到原职位上。

浩荡(hào dàng)的意思:形容气势宏大,浩大雄伟。

回归(huí guī)的意思:回到原来的状态或归属

客路(kè lù)的意思:指旅途或外出的路程。

山阁(shān gé)的意思:山阁是指位于山中的楼阁,也用来比喻高耸的建筑物或高楼大厦。

觞酌(shāng zhuó)的意思:觞指酒杯,酌指斟酒。觞酌比喻举杯祝酒或宴饮。

戍楼(shù lóu)的意思:指军队在边防地区建立的防御工事,也用来比喻守卫边疆、保卫国家的人。

悬山(xuán shān)的意思:形容山势高耸,似乎悬在半空中。

膺舟(yīng zhōu)的意思:指担负重任,承担重要任务。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王廷相所作的《别侯汝立员外》,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送别友人的场景与情感。

首联“客路荐觞酌,双旗为子留”,开篇即点明了送别的地点和氛围。在离别的路上,主人以酒相赠,两面旗帜仿佛特意为远行之人停留,营造出一种深情而又略带伤感的离别景象。

颔联“迟回归阙念,浩荡出关愁”,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情感。诗人表达了对友人归途的牵挂与担忧,同时又因友人即将离开而感到内心的空虚与愁绪,这种复杂的情绪交织在一起,使得离别更加令人感慨。

颈联“飞雨悬山阁,残霞掩戍楼”,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增强了诗歌的意境美。飞雨悬挂在山阁之上,残霞遮蔽了边防的楼台,这样的画面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也隐喻了离别时的凄凉与哀愁。

尾联“澧桥春水阔,不得并膺舟”,以澧桥和春水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广阔而宁静的画面。然而,友人却无法并肩乘舟前行,这一细节更加强化了离别的无奈与不舍。整个画面既有春天的生机与美好,又蕴含着离别的哀愁与遗憾。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捕捉了离别时的复杂情感,展现了友情的深厚与离别的哀愁,是一首富有感染力的送别诗。

作者介绍
王廷相

王廷相
朝代:明   字:子衡   号:浚川   籍贯:河南仪封(今兰考)   生辰:1474-1544

王廷相(1474-1544),字子衡,号浚川,世称浚川先生,河南仪封(今兰考)人,祖籍潞州。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王廷相幼年聪慧奇敏,好为文赋诗,且留心经史。《明史》称他“博学强记,精通经术、星历、舆图、乐律,河图洛书,周邵程张之书,皆有论驳” 。明孝宗时,与李梦阳、何景明等人,提倡古文,反对台阁体,时称“七子”(“前七子”)。 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谥“肃敏”。 
猜你喜欢

游天坛·其二

星旗缥缈映仙幡,万朵彤云捧至尊。

见说銮舆初御日,亲劳法从驻龙轩。

(0)

赠汝载·其一

灿灿园中花,萋萋江上草。

令节既密移,万卉同枯槁。

人生非金石,安得长美好。

所以贵达人,励志事冥讨。

大道讵可还,缅思丰与镐。

中夜起揽衣,愁绝心如捣。

努力承明时,寸阴以为宝。

(0)

杂怀·其二

木曲不避影,貌丑不避镜。

镜岂为我私,影岂为我正。

周公被流言,千古推大圣。

孔子厄齐陈,逡巡引天命。

君子静修身,此心如圆映。

善有华衮随,恶有雷霆竞。

夙兴而夜寐,努力承明盛。

(0)

咏荼蘼·其一

传来西域水,不及中园芳。

芍药含风细,玻瓈承露香。

着衣经月气,簪鬓压时妆。

玉手亲逢摘,霞光流洞房。

(0)

送蒲州张尚宝使蜀便道过家

忽闻歌蜀道,星使出天津。

家在龙门上,途经汾水春。

锦流潆去栈,蒲坂望归人。

不作昼游客,何名贵近臣。

(0)

入罗滂水

井邑新安集,闾阎杂汉徭。

火耕春伐木,山猎夜归樵。

潮响蛮溪合,林光瘴峒消。

直须勤抚字,慎勿困徵徭。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释清远 宋无 顾逢 王行 蔡戡 方献夫 陈棣 杨杰 王祎 徐树铮 张宪 释子淳 周巽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