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边烽(biān fēng)的意思:边境上的烽火。比喻战争、冲突不断的边界地区。
风霜(fēng shuāng)的意思:指人经受了风吹和霜打的磨砺,比喻经历了艰苦困苦的磨砺,锻炼出坚强的意志和品质。
国史(guó shǐ)的意思:国家的历史。
何繇(hé yáo)的意思:指事物的发展和变化不可避免,无法控制。
鸡群(jī qún)的意思:指很多鸡聚集在一起的场景。
金阙(jīn què)的意思:指帝王宫殿前的金阙门,比喻极其崇高、难以企及的地位或宝贵的机会。
林木(lín mù)的意思:指树木丛生、茂盛的样子。
青青(qīng qīng)的意思:青色的、绿色的、年轻的。
青涧(qīng jiàn)的意思:指人的心地纯洁,没有丝毫污染。
三峰(sān fēng)的意思:指三座山峰,比喻三个主要的人或事物。
未必(wèi bì)的意思:不一定,可能不
献功(xiàn gōng)的意思:指为了公共利益或共同目标而奉献自己的力量和才智。
应书(yìng shū)的意思:根据书本上的知识或经验来应对问题或情况。
争权(zhēng quán)的意思:指为了争夺权力而进行斗争。
蛛网(zhū wǎng)的意思:比喻纷繁复杂、纠缠不清的事物或关系。
涧底松(jiàn dǐ sōng)的意思:指坚强不屈的品质和精神。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徐夤所作,名为《寄华山司空侍郎二首(其一)》。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当时政治斗争的不满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金阙争权竞献功,独逃徵诏卧三峰。”这两句描绘了朝廷中的权力斗争和官员们为了功名而奔波的情况,而诗人自己则选择了逃避,隐藏在华山之巅,远离尘世。
“鸡群未必容于鹤,蛛网何繇捕得龙。”这两句用比喻表达了弱小者不被强权所容,以及即便是微不足道的力量也能制服伟大的事物,暗示着诗人对现实政治生态的无奈和批判。
“清论尽应书国史,静筹皆可息边烽。”这里表现了诗人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思考来记录历史,并且期望通过内心的平静来平息边疆的战乱。
“风霜落满千林木,不近青青涧底松。”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秋冬景象,树木被风霜覆盖,而河谷中的苍松却依旧郁郁葱葱。这也许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他渴望保持一份不为外界所动摇的宁静和坚韧。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纷争的超然与对清净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历史记录和边疆安危的关注,以及希望以自己的方式影响世界的愿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