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王宝谟挽诗·其一》
《王宝谟挽诗·其一》全文
宋 / 魏了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宁怀会稽绶,不遗帝城书。

仕止千石年开八秩初。

倾囷除旱魃,防岸免民鱼

欲识恩田广,衔哀小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八秩(bā zhì)的意思:指八十岁的高龄。

帝城(dì chéng)的意思:帝王的都城,指帝王所居住的城市。

恩田(ēn tián)的意思:指得到别人的恩惠和帮助,就像在别人的田地里收获一样。

旱魃(hàn bá)的意思:指旱灾严重,长时间无雨的天气。

会稽(huì jī)的意思:指人的品行高尚,能够坚守正义,并且不为外界所动摇。

民鱼(mín yú)的意思:指与民众有密切关系的官员或领导人。

年开(nián kāi)的意思:指新的一年开始,新的希望和机遇出现。

千石(qiān dàn)的意思:千石指的是一种古代计量单位,相当于一千石粮食。这个成语用来形容物品的数量非常多。

仕止(shì zhǐ)的意思:指官职停止,不再晋升或提拔。

衔哀(xián āi)的意思:指承担悲伤或哀痛的责任或任务。

小胥(xiǎo xū)的意思:形容人年纪小、资历浅、经验不足。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了翁为王宝谟所作的挽诗之一。诗中表达了对王宝谟高尚品德和政绩的赞扬。首句“宁怀会稽绶”表明王宝谟宁愿怀念在会稽任职时的清廉,也不追求留在京城的官位。次句“不遗帝城书”进一步强调他的淡泊名利,不因在京都的官书而忘本。接着,诗人提到王宝谟的仕途虽未达到高位(四千石),但年龄已届八十,依然心系民生,显示出他的德行与责任感。

“倾囷除旱魃”描绘他积极抗旱救灾的情景,显示其为民造福的实际行动。“防岸免民鱼”则写他关心渔业,防止水患,保护百姓生计。最后两句“欲识恩田广,衔哀到小胥”,通过描述人们对他的感激之情,暗示了他的恩泽广泛,连普通的小吏都深感哀痛,表达了对王宝谟深得民心的赞美。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赞扬了王宝谟的廉洁、淡泊、勤政和深得人心,展现了他作为官员的良好形象。

作者介绍
魏了翁

魏了翁
朝代:宋   字:华父   号:鹤山   籍贯:邛州蒲江(今属四川)   生辰:1178年—1237年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
猜你喜欢

颂古八首·其一

厖眉策起貌棱层,见佛元来却不曾。

南岳天台相撞著,被人唤作捉斋侩。

(0)

偈颂九十三首·其二十一

因睹明星悟道,未免全身入草。

带累后代儿孙,却把白衣染貌。

七峰当日见他,劈面一拳打倒。

(0)

句·其一

草檄飞燕垒,降幡入汉营。

(0)

寄登封宰韩殿丞

前秋登阁晚,吟次见晴云。

中岳耸当县,三年静对君。

朱衣借客典,清俸买书分。

别后逢摇落,相思隔晋汾。

(0)

颂古三十六首·其十

临济栽松,一椎两当。山门境致,后人标榜。

锄头打地,灭却吾宗,阴凉大树起清风。

(0)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其十一

禅禅,风生木杪,叶坠庭前。

唧唧寒蛩吟破壁,声声归雁度辽天。

诸人若也会得,此去吴屯不远。

若也不会,蓝溪水透洋边。

阿呵呵,笑倒武夷张大仙。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李觏 朱彝尊 彭孙遹 萧纲 吴藻 陈邦彦 李流芳 皮日休 曹彦约 沈约 李峤 何绍基 周霆震 张舜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