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东流阔,诸峰右转深。
浦逗分风席,洲喧避缴禽。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面,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凭高望远、心怀天下的胸襟。
“一水东流阔”开篇便勾勒出一条奔腾不息的大河,其宽广无垠仿佛与天地相接。紧接着,“诸峰右转深”则展示了层叠如织的山峦,宛在眼前,给人以深邃莫测之感。
“蟾规欲破晕,天杵不盈寻”中的“蟾规”指的是月亮,“天杵”则是比喻天空的形象。这两句诗通过对夜晚星辰和月亮的描写,展现了一个静谧而又神秘的宇宙场景。月亮似乎在努力冲破云雾的束缚,而星辰却隐藏得无迹可寻。
“浦逗分风席,洲喧避缴禽”中的“浦”指的是水边,“洲”则是小岛。这两句诗生动地描绘了水鸟在风中嬉戏,以及它们在小岛间穿梭的景象。诗人通过这些细节,传达了一种生命力的活泼与自然界的和谐。
“凭高机事息”一句,则透露出诗人站在高处,远离尘嚣,心中所思所感皆与世俗之事无关,而是一种超脱和自在。最后,“并为汉川阴”则表明诗人的情怀与那宽阔的河流相连,共同构成了一个宏大的自然景观。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水景色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现了诗人高远的情怀,更是展示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哲学思考。
卦辞爻辞易之注,孔子读之悟其故。
彖辞象辞易之疏,孔子作之志其悟。
悬知孔子大悟时,太虚中不挂一丝。
与易为一自不知,奚以卦辞爻辞为。
渠无孔子大机械,所恃嗫嚅三尺喙。
象彖爻辞从领会,其如犹有卦辞在。
诚使时习能绝编,安知日新不忘筌。
著脚还超九师先,回头更勘三画前。
渊中见潜鱼,床下闻斗蚁。
从知聪和明,反累目与耳。
孔门三千人,十资九其慧。
竟失道之归,端为慧所使。
回以愚故专,首得一宗旨。
其次参好修,与回亦无异。
受裁鲁有馀,学道心不贰。
顿悟圣授机,万理付一唯。
坐曹在西退食东,一间然尔万不同。
彼无乃俗饱吾聒,此不胜幽醒我聪。
不律不吕自中节,非夔非襄谁传宗。
意其金沙澒磅礴,否则银汉鍧穹窿。
开窗即之辨所以,老松不受风所攻。
松莫之禦非自暴,风无所争不相容。
二者无心一有感,自然成声关大通。
混沌之窍君之耳,松风触处天机融。
声之真者非固有,况复流归形似中。
潺潺㶁㶁盖其似,得真忘似君新功。
更收吾耳听以气,一扫从前真似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