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三韵杂咏七首·其四》
《三韵杂咏七首·其四》全文
宋 / 李若川   形式: 古风

鹭白固匪珍,鸦黑亦非贵。

使其色相反,人皆竞称瑞。

世情惟尚奇,在理则为蔽。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理则(lǐ zé)的意思:理智是行为的准则,遵循道理做事。也指遵守法律法规、道义准则。

色相(sè xiàng)的意思:指人的容貌、气色或事物的色彩、外表。

世情(shì qíng)的意思:指世界上的风俗习惯和人们的情感状态。

相反(xiāng fǎn)的意思:表示与原来的情况完全相反。

在理(zài lǐ)的意思:表示说话或行为正确、合理、有道理。

注释
鹭白:鹭鸶羽毛的白色。
固匪珍:本来并不珍贵。
鸦黑:乌鸦羽毛的黑色。
亦非贵:同样不被视作高贵。
相反:对比鲜明。
人皆:人们都。
竞称:争相称赞。
瑞:吉祥。
世情:世俗的情感倾向。
尚:崇尚。
奇:奇特。
在理:从道理上讲。
为蔽:成为偏见。
翻译
鹭鸶羽毛洁白并非罕见,乌鸦羽毛漆黑也不稀罕。
尽管它们颜色截然不同,人们却争相称赞为吉祥之兆。
世人的喜好只在于奇特,但在道理上这却是偏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李若川的作品,名为《三韵杂咏七首(其四)》。诗中通过对比鹭和乌鸦颜色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于世人只追求奇特现象而忽视真理的讽刺态度。

“鹭白固匪珍,鸦黑亦非贵。” 这两句点出了鹭的白色和鸦的黑色,并不因为其颜色鲜明而被珍视或看作珍贵。这里的“匪”和“非”字用法,体现了古文中的修辞手法。

“使其色相反,人皆竞称瑞。” 当鹭和乌鸦的颜色出现反常现象时,人们却竞相将这种反常视为吉祥之兆。这里“相反”指的是颜色的异常变化,“竞称瑞”则揭示了世人的盲目与迷信。

“世情惟尚奇,在理则为蔽。” 最后两句直截了当地批评了世人只追求奇异现象而忽视真实道理的倾向。这里“世情”指的是世俗的情感和行为,“惟尚奇”表达了人们对奇特事物的偏好;“在理则为蔽”则揭示了这种偏好背后的愚昧无知,因为它遮蔽了真实道理的光芒。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弱点,以及人们在面对自然现象时容易产生的迷信和盲目。同时,诗中也蕴含着作者对于真理与常识的重视和推崇。

作者介绍

李若川
朝代:宋

李若川,字子至,徐州丰(今属江苏)人。若谷弟。高宗绍兴十六年(一一四六),权金部员外郎,以事放罢。三十一年,由江南西路转运判官移东路(《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五、一八八)。三十二年,总领淮西江东财赋军马钱粮。孝宗隆兴二年(一一六四),除司农少卿。乾道元年(一一六五),以吏部尚书使金。二年,放罢。《两宋名贤小集》存有《延月楼诗稿》一卷。今录诗十三首。
猜你喜欢

将至东昌寄寇太守未庵兼柬包蒙泉节推

旅客羁伤凭寓目,东济荣河渐衍沃。

礼乐犹存鲁国风,鱼畋本负齐氓俗。

专城太守旧怀思,佐理包何新相知。

遥怜比璧光辉地,正是双刀宰割时。

故人相别经五春,临当再见反伤神。

预恐风波易暌阕,况陈委曲重酸辛。

以兹盈盈数里间,将前还却转愁人。

寄语风流贤五马,行春暂辍一娱宾。

(0)

良时嘉宴会.赋公宴也

良时嘉宴会,乃在君子堂。

流云承芝槛,兰幕徐风扬。

轩盖瞩华景,倬彼璠玙璋。

宾筵秩有欢,具响臻时英。

中坐交鸣佩,微贱惭所将。

玉醽泛云罍,珍羞充员方。

蕙盘不馂归,康爵盈且翔。

驰光一何速,曜灵忽西藏。

遗志属兰晷,瑶膏灿何长。

骈兴瞻具美,既醉穆令章。

显允哲人德,乐只期之纲。

钦贤符姬旦,式衎遵无荒。

福履永所绥,百岁垂芬芳。

(0)

集唐奉和内兄孙赤城五十自寿元韵十首·其一

出众风流旧有名,可怜才调最纵横。

右军书画深传髓,庾信文章老更成。

一向花前看白发,七言诗里寄深情。

阳春曲调高难和,觅句难于下赵城。

(0)

上巳宴集懋社十二首·其二

酒徒词客满高堂,淑景融融万卉芳。

千朵嫩桃迎晓日,一双娇燕语雕梁。

更为后会知何地,且放欢情入醉乡。

花里乱飞金错落,暖风吹过一团香。

(0)

自贺重入奉庠八首·其八

不遇孙阳不敢嘶,暗伤潜恨竟谁知。

马头觅角生何日,莺谷迁乔自有时。

齐入文场同苦战,须逢精鉴定妍媸。

九霄示路空知感,已恨趋风拜德迟。

(0)

自题小像集唐十二首·其十一

色浓柳最占春多,景物皆宜入画图。

苍翠云峰开俗眼,薄罗衫子透肌肤。

但能落落疏朝市,不必遥遥羡镜湖。

得向晓窗闲挂玩,始知名画有功夫。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陆仁 徐钧 陈藻 吴泳 萧立之 罗玘 罗钦顺 刘诜 林俊 殷奎 王洪 李江 柯九思 王时翔 俞德邻 王绅 区怀年 薛始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