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边 上 行 唐 /贯 休 黑 松 林 外 路 ,风 角 远 嗈 嗈 。朔 气 生 荒 堡 ,秋 尘 满 病 容 。豺 掊 沙 底 骨 ,人 上 月 边 烽 。休 作 西 行 计 ,西 行 地 渐 凶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边烽(biān fēng)的意思:边境上的烽火。比喻战争、冲突不断的边界地区。
病容(bìng róng)的意思:指病人因病而显现出来的容貌。
风角(fēng jiǎo)的意思:指风向的变化,比喻形势的变动。
人上(rén shàng)的意思:指在地位、能力或品德方面高出一等的人。
上月(shàng yuè)的意思:指上个月,表示时间的过去。
生荒(shēng huāng)的意思:指人口减少,荒地增多。
朔气(shuò qì)的意思:指初冬时节的寒气。
外路(wài lù)的意思:指走不同的路线或途径,与常规不同。
行计(xíng jì)的意思:指人的行为和品行可以作为衡量其品质和能力的标准。
行地(xíng dì)的意思:指行动的地方或范围,也可以指行动的结果和效果。
- 注释
- 黑松林:茂密的松树林。
风角:风声或角声。
远嗈嗈:远处的呼啸声。
朔气:北方的寒气。
荒堡:废弃的城堡。
秋尘:秋天的尘土。
病容:形容面容憔悴。
豺掊:豺狼挖掘。
沙底骨:沙地中的骨头。
人上:烽火台上。
月边烽:月光下的烽火。
西行:向西行走。
地渐凶:道路逐渐变得凶险。
- 翻译
- 在黑松林的外面,风声远远地呼啸。
寒冷的北风吹过荒芜的城堡,秋天的尘土沾满了我的病容。
豺狼在沙地里搜寻着骨头,烽火在月光下照亮边疆。
别再计划向西行,那里的路途越来越凶险。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边塞战争的氛围和士兵的艰苦生活。"黑松林外路,风角远嗈嗈"一句,通过黑松和风声营造出一种荒凉、寂静的边塞景象,同时也传达了边疆地区的偏僻与孤独。"朔气生荒堡,秋尘满病容"则更进一步描绘了边塞之地的萧瑟和士兵们因战役而带来的伤病。
"豺掊沙底骨,人上月边烽"一句,通过对豺狼在沙漠中啃咬骨头的描述,形象地表达了战争环境下的残酷与荒凉。同时,"人上月边烽"则指示着战事的紧急和警报的频繁,这里的人可能是守军,他们甚至在夜晚也要保持警觉,因为敌情随时可能到来。
最后两句"休作西行计,西行地渐凶"则表达了诗人对继续向西进军的忧虑和不忍。这里的"西行"很可能是指向更远的边疆地区进发,而"西行地渐凶"则暗示着前方的道路愈加危险,战争的伤害也在不断积累。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与战事氛围的描绘,展现了边塞生活的艰苦和士兵们的心境。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战争无尽扩张的忧虑和悲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韵郤子中所藏笔几
闻君文史三冬足,家居未奏三千牍。
明窗棐几静无尘,笔研清幽真不俗。
小琴承臂笔纵横,章草真行随所欲。
家藏敝帚将何用,时人尚作千金畜。
此虽奇物君不惜,似把隋珠当鱼目。
小童传观许见贻,与君杯酒初相属。
吾诗戏作异香山,唐衢虽见何由哭。
见公真玩为君赋,铜钵声终字盈幅。
翠云分韵得禅字
杖履信所适,溪流忽溅溅。
行入武陵村,偶入桃花源。
划然见华屋,佛界开青莲。
匆匆伊蒲馔,一饷腹果然。
同游得吾党,旷达真能贤。
董何韵俱胜,欲拍诸阮肩。
两王亦豪举,一掷常万钱。
周郎秀眉宇,要是佳少年。
众中兀老子,少味亦寡言。
困眠借僧榻,自嘲边腹便。
平时所怀人,磊落星辰悬。
会合不易得,兹游岂非天。
重来恐寡伴,独访祖师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