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从此(cóng cǐ)的意思:从现在开始,表示某个事件或情况从此以后发生了改变。
东郊(dōng jiāo)的意思:指远离城市中心的地方,也可用来形容人远离世俗、清心寡欲。
鼓吹(gǔ chuī)的意思:指为某种观点、主张或行为大力宣传、宣扬。
寒气(hán qì)的意思:指寒冷的气息或寒冷的气候。
欢悰(huān cóng)的意思:形容人们欢乐高兴的样子。
季冬(jì dōng)的意思:指寒冷的冬天。
郊迎(jiāo yíng)的意思:在城市的郊区迎接客人或贵宾。
空户(kōng hù)的意思:指没有人居住或居住空虚的房屋。
时制(shí zhì)的意思:
(1).指时节和制度。《诗·鄘风·定之方中序》:“ 文公 徙居 楚丘 ,始建城市而营宫室,得其时制,百姓説之,国家殷富焉。” 孔颖达 疏:“既得其时节,又得其制度。”
(2).指当时的制度。 清 陈天华 《中国革命史论》第二章第一节:“他若 郑 人游於乡校,以詆毁时政,时制毫不禁之。”
(3).时令;季节。《孙子·计篇》:“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 俞樾 《俞楼杂纂·著书馀料·<孙子·计篇>》:“时制,当读为时节。‘节’与‘制’一声之转。《国语·晋语》:‘夫祀,国之大节也。’ 韦 注:‘节,制也。’是其义亦相通。”
(4).谓送终之物需每一季度都有所添置。《礼记·王制》:“六十岁制,七十时制,八十月制,九十日脩。” 孙希旦 集解:“岁制者,谓送死之具,於每岁有所制也;时制,於每时有所制也;月制,於每月有所制也。六十已衰,始制为送死之具;至七十、八十,而所制弥备;至九十,又於所制者曰脩也。”后以“时制”借指七十岁。《周书·儒林传·沉重》:“ 建德 末, 重 自以入朝既久,且年过时制,表请还 梁 。”
(5).当代流行的文章体例。 清 章学诚 《文史通义·古文公式》:“但 汪氏 不知文用古法,而公式必遵时制。”士女(shì nǚ)的意思:指学识渊博、品德高尚的男士和女士。
先日(xiān rì)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一天,特指不久之前的某一天。
先民(xiān mín)的意思:指古代的祖先或先辈。
新春(xīn chūn)的意思:新春指的是新年的春季,也代表着新的开始和希望。
迎新(yíng xīn)的意思:迎接新的事物或新的一年。
自失(zì shī)的意思:指自己做出错误的举动或言论,失去应有的自制力和自律能力。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文徵明在甲戌年岁朝之际,迎接新春的场景与心情。诗中通过“东郊迎新春,寒气从此毕”两句,生动展现了春天来临,寒冷消散的美好景象。接着,“先民季冬傩,时制用先日”则暗示了古人对新年的庆祝方式,通过祭祀驱邪,迎接新年。
“通衢闻鼓吹,士女空户出”描绘了大街小巷中,人们欢庆新年的热闹场面,无论是士人还是平民,都走出家门,共享节日的喜悦。“欢悰不复遭,抚时还自失”则是诗人面对如此欢乐的场景,却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失落感,或许是对时光流逝、岁月变迁的感慨,或是对现实与理想之间的距离感到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明朝时期人们庆祝新年的风俗习惯,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生活、时间、理想与现实之间复杂情感的细腻捕捉和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湖光为刘庆远作也
湖水浸坤轴,湖光混太清。
风来縠纹起,夜静镜奁平。
初讶琉璃软,还疑组练横。
微茫连泽国,潋滟蹙寒汀。
破碎翻千月,泓澄印万星。
雨来添点缀,日射斗晶荧。
桥影虹垂涧,杉阴幕覆亭。
鱼跳全荐玉,山卧半沈青。
小泛依吴榜,长谣任楚萍。
挤排李白醉,勾引屈原醒。
暇日宜呼客,平时好濯缨。
吟哦万景集,未足称诗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