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墅莺犹涩,绕堤花欲红。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宿 庄 严 寺 与 僧 明 /王 问 落 日 荒 江 外 ,春 风 野 寺 中 。蓬 心 无 定 着 ,萍 迹 任 西 东 。近 墅 莺 犹 涩 ,绕 堤 花 欲 红 。惟 应 把 明 烛 ,一 宿 与 谈 空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定着(dìng zhe)的意思:指坚定、稳固地立定、停留在某个地方或某种状态。
江外(jiāng wài)的意思:指离开江河边,即离开熟悉的环境。
落日(luò rì)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色暗下来,也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衰落、结束。
明烛(míng zhú)的意思:明亮的蜡烛,比喻明智、聪明。
蓬心(péng xīn)的意思:形容心胸宽广,胸怀坦荡。
萍迹(píng jì)的意思:指在外地漂泊流离,无家可归的境况。
谈空(tán kōng)的意思:指说话空洞无实际内容,没有实际意义。
西东(xī dōng)的意思:形容东西分散或离散,没有秩序或规律。
野寺(yě sì)的意思:指没有经过修缮、管理的庙宇或寺院。
一宿(yī xiǔ)的意思:指一晚上、一夜的时间。
无定着(wú dìng zhe)的意思:没有固定的依附或归属。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问的《宿庄严寺与僧》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禅意的画面。首句“落日荒江外”以傍晚的落日余晖映照在荒凉的江面,渲染出一种寂寥的氛围。接着,“春风野寺中”则转而写到春天的微风吹拂在野外的寺庙,暗示了诗人身处的环境清幽。
“蓬心无定着,萍迹任西东”运用比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漂泊不定和随缘自在的生活态度,如同随风飘荡的蓬草和浮萍。接下来,“近墅莺犹涩,绕堤花欲红”通过描绘近处农舍旁的黄莺叫声略带嘶哑,以及堤岸上花朵即将绽放的红色,进一步增添了环境的生动与静谧。
最后两句“惟应把明烛,一宿与谈空”,诗人选择在明亮的烛光下与僧人彻夜交谈,主题转向了对佛法或人生哲理的探讨,体现了诗人对禅修生活的向往和对空灵境界的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融入个人心境的抒发,展现出诗人与僧侣之间的精神交流,寓含了深沉的人生哲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