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城山国清塘》
《游城山国清塘》全文
宋 / 郑耕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金门外尽菰蒲,四月行人客上都

六月国清塘上望,依稀身更在西湖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óuchéngshānguóqīngtáng
sòng / zhènggēnglǎo

yǒngjīnménwàijìnyuèxíngrénshàngdōu

liùyuèguóqīngtángshàngwàngshēngèngzài西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菰蒲(gū pú)的意思:指人的性格或言行高尚,纯洁无瑕。

金门(jīn mén)的意思:指权力、财富等非常重要的门槛或关口。

六月(liù yuè)的意思:形容天气异常寒冷,与季节不符。

人客(rén kè)的意思:指来自外地的客人或陌生的人。

上都(shàng dōu)的意思:指皇帝定都或重要官员上任到首都。

西湖(xī hú)的意思:西湖是中国浙江省杭州市的一座著名湖泊,因其美丽的风景而被称为“人间天堂”。西湖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美丽的景色或令人心醉的环境。

行人(xíng rén)的意思:指行走的人,泛指路人、过路人。

依稀(yī xī)的意思:模糊地看到或记得,不清晰或不确切地知道。

涌金门(yǒng jīn mén)的意思:形容财富源源不断地涌入。

翻译
涌金门外满眼是茭白和蒲草
四月时分,旅人纷纷前往京都
注释
涌金门外:杭州城外的景点名。
菰蒲:指茭白和蒲草,水生植物。
四月行人:四月份来往的行人。
客上都:指去往京都的旅客。
六月:夏季的月份。
国清塘:可能指某个寺庙或池塘,国清寺位于浙江天台县。
依稀:模糊不清,仿佛。
西湖:杭州著名的淡水湖。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涌金门外的自然景色和诗人行踪。"涌金门外尽菰蒲",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一片水边的植物丛生景象,菰蒲是常见于江南水乡的植物,给人以清新宁静之感。接着,诗人通过"四月行人客上都",暗示自己在四月时分离开家乡,前往京都(南宋时期的都城可能是杭州),流露出淡淡的离愁。

到了六月,诗人身处国清塘上,眼前所见与西湖相似,"依稀身更在西湖",表达了他对西湖的深深怀念,以及对家乡环境的认同感。整首诗以空间的转换为线索,通过景物的描绘和自身的感受,展现了诗人对故土的眷恋之情,以及旅行中的淡淡乡愁。郑耕老的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富有画面感。

作者介绍

郑耕老
朝代:宋

(1108—1172)兴化军莆田人,字榖叔。高宗绍兴十五年进士。为明州教授。以通经术荐,孝宗亲擢国子监主簿,添差福建安抚司机宜文字。秩满归。于《诗》、《易》、《洪范》、《中庸》、《论语》、《孟子》,皆有训释。
猜你喜欢

祝英台近.残菊

酒樽间,诗侣散。寂寞锁深院。

冷蝶寻来,尚有几枝颤。

可怜风紧霜浓,东篱秋老,愁煞个、渊明无伴。

相思怨。眼前多少凄凉,空自付归雁。

休说销魂,人瘦有谁管。

趁它疏影残香,馀情同诉,依旧把、黄昏帘卷。

(0)

满江红.题徐湘浦世叔乐耕图

避却尘嚣,天付与、烟霞清福。

消遣是、轻衫蒲褐,闲怀远瞩。

雨后秧针临水插,阴深夏木环溪绿。

把吟鞭、挥向晚凉时,闲驱犊。宦梦醒,世情熟。

云隐岫,书藏塾。爱渊明千载,清风遥续。

高唱新词谁与和,月中便好吹横竹。

听飞泉、滚滚秸槔声,如敲玉。

(0)

浪淘沙·其一再至署斋

残照黯窗纱,蛛网横斜。年年春酒泛流霞。

寂寞帘栊人不见,想煞桃花。

心绪乱如麻,病里年华。

断魂零梦各天涯,万事不如归去好,那是侬家。

(0)

满江红·其九青墩夏咏,和陈其年江村韵

万绿丛深,忽点缀、黄鹂两个。

日趖午、槐阴斜转,苔阴低簸。

赤苋紫茄田野味,芋区瓜架园蔬课。

问白头、遗老话桃源,随风唾。长松下,结趺坐。

疏藤上,曲肱卧。喜日长无事,壶中天大。

待月且乘烟水舫,凌云欲鼓潇湘舵。

傍柴门、犬吠竹边桥,谁相过。

(0)

满江红·其十一怅怅词,和陈其年韵

岸帻青山,长松下、谁修边幅。

痛饮酒、离骚半卷,不堪多读。

舌在徒成开口笑,途穷耻作雍门哭。

听凉州、歌罢又伊州,阳春曲。数升玉,争如粟。

数竿竹,还须肉。笑折腰五斗,何妨丛菊。

落落元龙披锦绣,纷纷巢许称臣仆。

又奚须、山水作清音,如琴筑。

(0)

答陈怡萱女史依原韵三首·其三

瑶篇尝寄我,捧读已忘身。

思渴频劳梦,情深愿结邻。

临风增别感,对月想丰神。

一片殷勤意,迢迢报故人。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