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遍处(biàn chǔ)的意思:遍布、到处都有
不用(bù yòng)的意思:不需要、不必要
不悟(bù wù)的意思:不理解或不明白
乖疏(guāi shū)的意思:形容人与人之间关系疏远,不亲近。
可乐(kě lè)的意思:形容人心情愉快、快乐。
路易(lù yì)的意思:指人行走的道路或途径
木石(mù shí)的意思:指心如木石,形容人冷漠无情,毫无感觉。
三教(sān jiào)的意思:三教指佛教、道教和儒教三种主要的宗教信仰。也用来指代各种宗教信仰。
刹那(chà nà)的意思:刹那意为极短的时间,瞬间。
无情(wú qíng)的意思:指人对待他人或事物冷漠无情,毫无同情心和怜悯之心。
行路(xíng lù)的意思:指人在生活中行走、行动的过程。
真如(zhēn rú)的意思:真实的样子或本来的样子。
正是(zhèng shì)的意思:表示正好、正当、恰恰是。
正觉(zhèng jué)的意思:指正直、清醒的觉悟和认识。
- 鉴赏
这首诗以“行路易”为题,透露出一种对人生道路的深刻思考与感悟。诗人傅翕在唐代创作了这组《行路易》诗,其中第十三首尤为引人深思。
“无情正是道,木石尽真如。” 开篇即揭示了人生的本质,认为真正的道理在于“无情”,即超越情感的束缚,达到一种纯粹的状态,连木石都能体现这种纯粹性。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人与自然并置,强调了内在精神世界的纯净与外在物质世界的一致性。
“达时遍处是,不悟永乖疏。” 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理解与实践的关系。在恰当的时机,真理无处不在,但若不能领悟,就会与之失之交臂,变得疏远。这里强调了悟性的关键作用,以及把握时机的重要性。
“行路易,路易真可乐。” 诗人在此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真正快乐的追求。他认为,生活之路虽然容易,但只有真正地去体验和享受,才能找到真正的乐趣。
“刹那登正觉,不用披三教。” 最后两句则点明了修行与觉悟的直接路径。瞬间就能达到正觉,无需通过繁琐的宗教仪式或学说来实现。这反映了诗人对内心觉醒的重视,认为真正的智慧和解脱就在当下,不需要外在形式的加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探讨了人生、真理、快乐与觉悟之间的关系,鼓励人们超越表面的纷扰,直达内心的平静与智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