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诗并序·其九十七》
《诗并序·其九十七》全文
唐 / 王梵志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百姓被欺屈,三官须为申。

朝朝团坐入,渐渐精新

断榆翻作柳,判鬼却为人

天子抱冤屈,他于陌上尘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姓(bǎi xìng)的意思:指普通人民,平民百姓。

抱冤(bào yuān)的意思:指冤枉受到冤屈,无法申诉或得到公正对待。

朝朝(zhāo zhāo)的意思:每天,每日

翻作(fān zuò)的意思:指改变或转变原来的状态或形式。

渐渐(jiàn jiàn)的意思:逐渐地,慢慢地

精新(jīng xīn)的意思:指思想、观念等具有创新、新颖特点。

三官(sān guān)的意思:三官是指天官、地官和人官,也可指官员的三个等级。

上尘(shàng chén)的意思:指人的身份、地位或名誉受到了损害或降低。

天子(tiān zǐ)的意思:指君主、皇帝,也用于比喻权力至高无上的人。

团坐(tuán zuò)的意思:指一群人团结在一起坐在一起,形成团结一致的局面。

为人(wéi rén)的意思:指一个人的为人处世、品行和为人民服务的态度和方式。

冤屈(yuān qū)的意思:冤屈指的是受到冤枉和委屈,心中有话不能说出来或无法得到公正对待的感受。

鉴赏

这首诗反映了唐代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与不公。王梵志以质朴的语言,描绘了百姓在权力面前的无奈与抗争。诗中“百姓被欺屈”直接点明了主题,表达了对弱势群体遭遇不公正待遇的同情。接着,“三官须为申”暗示了百姓希望通过神灵来申诉冤屈,反映出当时社会对官方正义的失望。

“朝朝团坐入,渐渐曲精新”描绘了百姓每日聚集在一起,寻求共同的解决方案或安慰的情景,体现了他们团结互助的精神。“断榆翻作柳,判鬼却为人”这两句运用了比喻手法,榆树被砍断后长成柳树,判鬼变成了人,象征着社会的不公和人性的扭曲,同时也暗示了希望与转变的可能性。

最后,“天子抱冤屈,他于陌上尘”将视角转向了最高统治者,表达了对天子也未能摆脱冤屈的感慨,进一步揭示了社会不公的普遍性。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唐代社会的复杂面貌,以及诗人对于社会公正的深切忧虑和渴望。

作者介绍
王梵志

王梵志
朝代:唐   籍贯:卫州黎阳

王梵志[唐](隋末至唐初年间前后在世),唐初白话诗僧,卫州黎阳(今河南浚县)人。原名梵天,生卒年、字、号生平、家世均不详,隋炀帝杨广至唐高宗李治年间前后在世。诗歌以说理议论为主,多据佛理教义以劝诫世人行善止恶,对世态人情多讽刺和揶揄,对社会问题间或涉及。多数作品思想消极,格调不高。语言浅近,通俗幽默,常寓生活哲理于嘲谐戏谑之间。艺术上比较粗糙,但对认识初唐社会和研究白话诗的发展有一定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斋居闻磬

幽林滴露稀,华月流空爽。

独士守寒栖,高斋绝群想。

此时邻磬发,声合前山响。

起对玉书文,谁知道机长。

(0)

开岁三日有夜雨屡闻雷声继以大风晨起飞雪已盈积景卢作诗即事次其韵

旱灾已叹失秋成,春到谁教夏令行。

风阵骤来收雨脚,雪花未集听雷声。

阴阳改变才俄顷,冷暖乘除若晦明。

待向斜川会邻曲,占晴须问蜀君平。

(0)

和景严送方蒂柿

万株红叶咏光华,嘉实堆盘走绀车。

方蒂宁同牛奶柿,朱唇应笑鸠盘茶。

园官急送须足茧,童子争观多眼花。

罗列林珍生饮兴,讵思辟谷更餐霞。

(0)

次韵初望太行山

曾峦逾碣石,形胜镇神州。

可惜羊肠险,今包鼠穴羞。

天心端有待,人力岂能谋。

未老如凭轼,壶浆为曲留。

(0)

玉京洞

飙轮曾此宅灵仙,洞府今称第六天。

规往不辞萝蔓险,回看云物起琼田。

(0)

陈体仁以心清闻妙香作诗惠末利花香次韵为谢·其一

尘劳昏独志,禄利蚕良心。

扫地香一炉,澹然清兴深。

假寐顷刻间,烟霏遂盈襟。

联翩珊瑚钩,逼人何骎骎。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胡寅 全祖望 程俱 米芾 陈镒 文彦博 于谦 张孝祥 李孝光 陆求可 王炎 何梦桂 诗经 张嵲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