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散水岩漱玉亭》
《散水岩漱玉亭》全文
宋 / 张方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高从云际崔嵬,疑决银潢一派来。

散漫难收珠网绽,琤瑽不断玉山摧。

寻源谁到烟霞路税驾聊倾沆瀣杯。

向暮危亭灯火水精帘下烛房开。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断(bù duàn)的意思:不间断地、持续不断地

崔嵬(cuī wéi)的意思:形容山峰高耸,非常险峻。

灯火(dēng huǒ)的意思:指夜晚的灯光,也用来比喻人们的生活、劳动和希望。

沆瀣(hàng xiè)的意思:形容混乱、杂乱无章。

散漫(sǎn màn)的意思:指思维或行为不集中,无条理,缺乏秩序。

上灯(shàng dēng)的意思:指上升到高位或高级职位。

税驾(shuì jià)的意思:指皇帝御驾亲临,也泛指高官显贵的到来。

水精(shuǐ jīng)的意思:指水中的精灵或精怪。

危亭(wēi tíng)的意思:指危险的局势或危急的境地。

霞路(xiá lù)的意思:指通向成功或幸福的道路,比喻前途光明,希望美好。

向暮(xiàng mù)的意思:向晚,日暮,天色渐渐暗下来。

烟霞(yān xiá)的意思:指山间的烟雾和霞光,用来形容美丽的景色。

一派(yī pài)的意思:指言谈举止或言辞表达不真实、不可信、不可靠。

银潢(yín huáng)的意思:形容物体发出明亮的光芒,像银一样闪耀。

玉山(yù shān)的意思:指非常高大、雄伟的山峰。

云际(yún jì)的意思:指云彩在天空中飘浮的景象,用来形容云层密集、连绵不断。

烛房(zhú fáng)的意思:指烛光昏暗的房间,比喻知识浅薄,见识狭窄。

珠网(zhū wǎng)的意思:珠网是指精心布置的陷阱或计谋。

水精帘(shuǐ jīng lián)的意思:指水面上波光粼粼的景象,也比喻美丽的女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散水岩与漱玉亭的壮丽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雄浑与静谧之美。

首联“高从云际落崔嵬,疑决银潢一派来”,开篇即以磅礴之势展现散水岩的壮观。诗人将散水岩比作从云端跌落的巨石,又似银河中的一股水流,既突出了其高度,也暗示了其源头之深远。

颔联“散漫难收珠网绽,琤瑽不断玉山摧”,进一步描绘了水流的动态美。水流在岩石间散漫流淌,如同珠网般破裂,发出清脆的声响,仿佛玉山被不断侵蚀,展现出一种动态的美感和力量。

颈联“寻源谁到烟霞路,税驾聊倾沆瀣杯”,转而表达了一种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与探索。诗人想象着有人追寻水源,踏入烟霞缭绕的神秘之路,暂时停下脚步,以一杯露水(沆瀣)来品味自然的甘甜,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敬畏与欣赏。

尾联“向暮危亭上灯火,水精帘下烛房开”,则以黄昏时分的景象收束全诗。诗人站在危亭之上,夕阳的余晖映照着灯火,水面上仿佛铺满了晶莹剔透的水晶帘幕,烛光在其中闪烁,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给人以心灵的慰藉。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静谧,以及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赞美。

作者介绍

张方平
朝代:宋

(1007—1091)应天宋城人,字安道,号乐全居士。仁宗景祐元年举茂才异等科,复中贤良方正科。历知昆山县,通判睦州。西夏入犯,上平戎十策。历知谏院,论建甚多,主与西夏讲和。累进翰林学士,拜御史中丞,改三司使。出知数州府。英宗治平中召拜翰林学士承旨。神宗即位,拜参知政事,反对任用王安石,极论新法之害。以太子少师致仕。既告老,而论事益切,于用兵、起狱尤反复言之。卒谥文定。有《乐全集》。
猜你喜欢

天池圣灯

俯仰区区类桔槔,访幽寻胜自忘劳。
云峰一握天还近,雪径千盘地最高。
支杖缓行真野逸,拥炉端坐或禅逃。
幽人未厌看游客,烂煮园蔬饭老饕。

(0)

滴翠楼

一溪流水漾残春,上有高楼碧瓦新。
溪路昼阴元不雨,却愁空翠染衣巾。

(0)

书户

日转庭槐影渐移,重门复屋传呼迟。
不如拂袖穿云去,说与落花流水知。

(0)

送子岘之官萍乡

圣主除官本为民,吾儿何幸到簪绅。
但须因此行方便,不必为冬更学春。

(0)

恭谒灵康祠下二首

婺女光分邻土壤,赤城标建绝纷埃。
丛祠祗事无终古,灵迹相传有自来。
屋上飞烟梧鼎熟,水边迎棹度船回。
大神如在匪徼福,但欲乞灵消祸灾。

(0)

妙庭观二首

云軿一去远难追,丹鼎埋光固不疑。
承露仙人辞汉后,几重深杳隔瑶池。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石达开 文震亨 赵桓 薛令之 范缜 邢邵 韩缜 于良史 黄龟年 王应麟 钱士升 王献之 元载 瞿汝稷 阎长言 陈邦瞻 程梦星 徐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