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吊陈孝子》
《吊陈孝子》全文
明 / 陈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亲客几经秋,跋涉山河万里求。

泣雨收骸花滴泪,悲风负骨草生愁。

法口旷世堪为侣,廉范当年可作仇。

千载孝名垂宇宙乡贤崇祀前修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跋涉(bá shè)的意思:艰难地行走、徒步艰辛地旅行。

悲风(bēi fēng)的意思:形容悲伤凄凉的风声。

崇祀(chóng sì)的意思:崇拜、敬仰。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几经(jǐ jīng)的意思:经历了数次的变化、转折或困难。

可作(kě zuò)的意思:能够胜任某种职务或角色,有才能或本领。

旷世(kuàng shì)的意思:指罕见、非凡、超越一般的世间所见所闻。

前修(qián xiū)的意思:事先修整或准备,预先做好准备工作。

千载(qiān zǎi)的意思:千年的时间。

亲客(qīn kè)的意思:亲友来访,表示亲近或重视客人。

山河(shān hé)的意思:指国家的疆土和领土。

乡贤(xiāng xián)的意思:指在乡村中有声望、有才能的人。

宇宙(yǔ zhòu)的意思:形容某人或某物在某个领域内无人能及、无与伦比。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琏所作的《吊陈孝子》,通过哀悼一位因亲人去世而远行求葬的孝子,展现了深沉的亲情与对孝道的颂扬。

首联“哀亲客死几经秋,跋涉山河万里求”描绘了孝子在亲人离世后,历经数个秋天,不辞辛劳地跨越千山万水,只为寻找安葬亲人的地方。这里不仅体现了孝子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和责任,也展现了其坚韧不拔的精神。

颔联“泣雨收骸花滴泪,悲风负骨草生愁”进一步渲染了孝子在寻亲过程中的艰辛与情感的波动。雨水与泪水交织,花朵似乎也为之哭泣;悲风吹拂,仿佛连大地都为之忧愁。这些生动的意象,既表现了自然界的反应,也反映了孝子内心深处的悲痛与无奈。

颈联“法口旷世堪为侣,廉范当年可作仇”则从另一个角度赞美了孝子的品质。法口,即法言法语,这里比喻孝子的言行举止合乎道德规范,值得世人学习。廉范,可能是指孝子的廉洁正直,与“仇”相对,表明孝子的品德高尚,赢得了人们的尊敬与爱戴。

尾联“千载孝名垂宇宙,乡贤崇祀景前修”总结了全诗的主题,强调了孝子的孝行将被千古传颂,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乡贤们将会为他修建祠堂,供奉他的英灵,以示敬仰。这一句不仅表达了对孝子的崇高评价,也体现了社会对孝道的重视与推崇。

综上所述,《吊陈孝子》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对孝子形象的塑造,展现了对亲情的深刻理解和对孝道的赞美,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和道德力量的佳作。

作者介绍

陈琏
朝代:明

(1370—1454)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
猜你喜欢

挽林承信

重交宁问田安在,急义固于官不知。

膴仕幸多花萼好,幽栖宜与竹林期。

床头周易吾将老,案上楞严晚得师。

此意自应天予后,峄阳未琢长孙枝。

(0)

九日奉呈同僚四绝句·其四

领客山危亦既欢,故人往往去归班。

明年此会知谁肯,为上吴山望楚山。

(0)

真珠帘.代寿秋壑母

鱼轩富贵人间少。那堪更、有子雍容廊庙。

衮绣当斑衣,转色难心小。

手把乾坤重整顿,略□□、微生一笑。分晓。

是慈闱心事,如今著到。

帘幕早是寒生,又橙黄近也,菊花香了。

已劝九霞觞,春意浓于酒。

玉带金鱼欢舞处,更捷骑、红尘峡□。知否。

这花添锦上,年年重九。

(0)

避难西坑用瀹韵

头秃鬓萧萧,谁知生转劳。

危心贪避远,老脚失低高。

薄采义山蕨,难逢仙径桃。

如何是归日,世事正嚣嚣。

(0)

题西四明赵氏书院

他乡久客不堪怀,风雨书窗又独来。

梦恶喜闻莺唤醒,归途羞见雁声回。

望春山色今须好,年少时光老易催。

坎止流行天已定,掀髯一笑且衔杯。

(0)

病起

西风唤起眼中仙,竹榻饶凉不爱眠。

数树秋声窗著雨,一帘山影屋浮烟。

案头古帖无完纸,壁上焦琴不具弦。

小摘畦蔬炊脱粟,与妻閒话孟光贤。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李道纯 邹祗谟 王灼 周弼 施枢 夏原吉 黄镇成 林同 王铚 朱同 沈谦 高旭 许棠 刘才邵 王逢 释普度 蒋敦复 钱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