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途中作》
《途中作》全文
宋 / 寇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秋末云端,行侵苔藓斑。

愁肠不厌酒,病眼岂逢山。

远路有时到,宦游无处闲。

却思清渭北,烟柳柴关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病眼(bìng yǎn)的意思:形容眼睛生病或眼睛看东西有问题。

不厌(bù yàn)的意思:不感到厌烦,不厌倦。

柴关(chái guān)的意思:柴关指的是山间的小路,比喻险要的关口或难以通过的地方。

愁肠(chóu cháng)的意思:形容内心忧愁、痛苦。

宦游(huàn yóu)的意思:指官员在不同地方任职,到处奔波劳碌的生活状态。

秋末(qiū mò)的意思:指秋季即将结束的时候

苔藓(tái xiǎn)的意思:形容事物长时间不被整理或照顾而显得陈旧、破败。

无处(wú chǔ)的意思:没有地方可以逃避或躲藏

烟柳(yān liǔ)的意思:形容春天柳树枝条柔软婀娜,轻盈飘逸。

有时(yǒu shí)的意思:偶尔;间或;有时候

远路(yuǎn lù)的意思:指路途遥远,行程较长。

云端(yún duān)的意思:指高处的云彩,比喻高远、飘渺的境界或理想。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寇准所作的《途中作》,描绘了秋天行旅于楚地的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感受。首句“秋末楚云端”,点明了季节和地点,暗示旅途的萧瑟与远方。接下来的“行侵苔藓斑”形象地描绘出道路的荒凉,行人的孤独感油然而生。

“愁肠不厌酒”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苦,借酒浇愁,却无法排解深重的忧虑。而“病眼岂逢山”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身体状况,病痛使他对眼前景色的欣赏力减弱,更增添了旅途的艰辛。

“远路有时到”暗示了旅程的漫长,但诗人并未放弃前行,“宦游无处闲”道出了在外为官的忙碌与奔波,没有片刻的闲暇。最后一句“却思清渭北,烟柳掩柴关”,诗人思念起故乡清渭河畔的宁静生活,那里的烟柳和柴门构成了一幅温馨的画面,与眼前的旅途形成鲜明对比,流露出对归乡的渴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艰辛与思乡之情,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情感深度。

作者介绍
寇准

寇准
朝代:宋   字:平仲   籍贯: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   生辰:961-1023

寇凖(961年—1023年10月24日),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县,改大名府成安县。累迁殿中丞、通判郓州。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历同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后两度入相,一任枢密使,出为使相。乾兴元年(1022年)数被贬谪,终雷州司户参军。天圣元年(1023年),病逝于雷州。
猜你喜欢

香秋海棠八绝·其七

妩极愁翻入,怜深妒转多。

吴宫留不得,只合伴秋荷。

(0)

题画四绝·其三

翠微东去路横斜,草浅林深处士家。

岁月不知人不老,閒随流水认桃花。

(0)

送王司马台铉之任荆州·其一

此去荆山好,余曾负笈游。

瀰漫三澨阔,窈窕五华秋。

米贱官馀俸,鱼肥钓满舟。

琴书携八口,可不向民求。

(0)

佳公子招游郊野座中赠陈省斋杨玉斧两太史·其四

日色荡寒沙,归鞭促暮笳。

乱红萦马足,深绿隐渔家。

路踏严城月,门敲小径花。

春光长不歇,投老愿天涯。

(0)

忆别和薇隐

阁中羁客泪盈醪,湖上征人草染袍。

小树雨寒蜂去静,乱花风压燕衔高。

几年叹逝閒清笛,百日伤离阁彩毫。

波影连天柳迷路,幽行惟有梦魂劳。

(0)

行路难·其四十四

自逃方外久忘机,特访名山入翠微。

谷鸟相猜有何意,避人穿过隔溪飞?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李从周 张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