蹈阱虎以刚,触籓羊以壮。
然匪藉馀荫,安能逃世人。
百六(bǎi liù)的意思:形容人的行为放荡不羁,不受拘束。
变化(biàn huà)的意思:形容事物变化多端,多种多样。
不灵(bù líng)的意思:不灵指的是某种事物不灵活、不灵敏或不灵验。
层云(céng yún)的意思:形容云层密集、层次分明的样子。
得丧(de sàng)的意思:指因得了某种不幸或灾祸而丧失了某种东西或处境变得糟糕。
法网(fǎ wǎng)的意思:法网是指法律的约束和制裁。比喻法律的力量广泛而严密,使犯罪分子无所遁形。
非法(fēi fǎ)的意思:违反法律的行为
飞潜(fēi qián)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迅速而深入地进行某种活动或行动。
鼓舞(gǔ wǔ)的意思:鼓励和激励
鼓鬐(gǔ qí)的意思:形容人勇敢有胆量,毫不畏惧。
怪物(guài wù)的意思:指外貌恶劣、行为异常的人或事物。
假形(jiǎ xíng)的意思:假扮成另一种形象或者伪装自己
江濆(jiāng pēn)的意思:
江岸。亦指沿江一带。 晋 陆云 《答吴王上将顾处微》诗之四:“於时翻飞,虎啸江濆。” 唐 李白 《赠僧崖公》诗:“虚舟不繫物,观化游江濆。” 明 唐顺之 《赠江阴陈君》诗:“幽栖选地傍 江 濆,高士风流宿所闻。” 柳亚子 《痛哭八首为浙事作》诗之四:“亡 秦 一旅起江濆,风鹤惊传海上军。”
蛟龙(jiāo lóng)的意思:指神情威武、气势磅礴的样子。
角齿(jiǎo chǐ)的意思:指动物的尖锐牙齿,也比喻人的锋芒和才能。
来往(lái wǎng)的意思:互相往来、交流
刘累(liú lèi)的意思:形容一个人因为过度劳累而疲惫不堪。
每每(měi měi)的意思:表示频繁、经常的意思。
能无(néng wú)的意思:能力无限,无所不能。
岂敢(qǐ gǎn)的意思:表示谦虚、恭敬之意,用于表达自己不敢或不敢奢望的意思。
三百(sān bǎi)的意思:指数量众多,形容数量或程度非常大。
上下(shàng xià)的意思:上下表示范围或顺序,上指高处、前者或前侧,下指低处、后者或后侧。
神灵(shén líng)的意思:指超越凡人、具有超自然力量的存在。
生物(shēng wù)的意思:生物指的是有机体,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
世人(shì rén)的意思:指世界上的人;所有的人。
世间(shì jiān)的意思:指世界上的人间,泛指人世间的事物和现象。
失水(shī shuǐ)的意思:失去水源或水量,形容枯竭或缺乏资源。
随时(suí shí)的意思:任何时间,没有限制
随龙(suí lóng)的意思:跟随权势者,投靠有权势的人。
所以(suǒ yǐ)的意思:因此,由此推断出的结果。
逃世(táo shì)的意思:逃避现实,远离尘世纷扰
无刑(wú xíng)的意思:没有刑罚,指得到宽恕或免除惩罚。
无心(wú xīn)的意思:没有心思或意愿去做某事
象齿(xiàng chǐ)的意思:形容事物非常稀少,罕见。
相依(xiāng yī)的意思:相互依赖,互相关联
相亲(xiāng qīn)的意思:指两个陌生人相互认识、交往,尤指为了结婚而相互了解。
猩血(xīng xuè)的意思:形容非常鲜红的颜色或血迹。
嘘吸(xū xī)的意思:嘘嘘和吸气
有身(yǒu shēn)的意思:有身指有身份、有地位、有职位。
鱼虾(yú xiā)的意思:指小鱼小虾之害,也指微不足道的问题或麻烦。
云兴(yún xīng)的意思:形容事物迅速兴起、蓬勃发展的样子。
知得(zhī de)的意思:知道得很详细,了解得很透彻。
这首诗名为《蛟龙歌》,出自南宋时期的文学家何梦桂之手。全诗采用了古体诗的形式,语言丰富、想象奇特,融合了对自然界生灵多样性的观察和深刻的哲理思考。
首先,诗人通过“生物具角齿,每每与物抗”一句,描绘了一种强悍而不屈的生命形态,展现了自然界中各类生物为了生存而进行的不断斗争。接着,“蹈阱虎以刚,触籓羊以壮”进一步深化这一主题,通过虎和羊的形象,突显出强者与弱者的对比。
“世间怪物有蛟龙,三百六十虫之长”则是诗人对于神秘生物的想象,这里的蛟龙不仅是现实中存在的奇特动物,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神话生物。通过这一描写,诗人展开了一个广阔而又充满幻想的宇宙图景。
“神灵出嘘吸,变化互来往”则表达了一种超脱物质形态、自由变换的精神状态,这里的“神灵”和“变化”体现了诗人对于生命之动力与无常性的感悟。而“布爪层云兴,鼓鬐歘电放”则是对自然界中力量与能量释放的一种描绘,通过强烈的动作语言,传达了一种生机勃发的景象。
“无欲不受刘累驯,假形岂被叶公诳”一句,诗人借用了古代名士刘累与叶公的典故,表达了对物欲束缚和虚伪生活的警惕。通过这种历史文化的引用,诗人强调了真实自我的重要性。
“时飞则飞潜则潜, поэтому随时知得丧”这一部分,则是对于生命状态的顺应与变化的一种哲学思考。这句话体现出一种顺其自然、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
在“莫道鱼虾性不灵,相依喣沫岂敢嗔”的描写中,诗人通过水族生物之间的和谐共处,表达了对生命间相互关联与和谐共存的一种赞美之情。这种对于自然界和谐关系的赞颂,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主题之一。
“江濆鳣鲸久失水,闻此鼓舞咸相亲”则是在描绘一幅失去原生态的生物重新获得自由的景象,这里的“江濆鳣鲸”指的是长期处于陆地环境中的鱼类,当它们听到水声时,便会积极向往并跳跃以表达对水域生活的渴望。
紧接着,“世无刑醢受,时非法网秦”一句,诗人通过反思历史上的暴政与不公,强调了社会环境对于生命影响的深刻性。这里的“刑醢”和“法网”,分别象征着残酷的统治与严苛的法律束缚。
然而,在“然匪藉馀荫,安能逃世人”这一部分,诗人却表达了一种对于逃避现实困境的无奈。这里,“匪藉馀荫”指的是无法遮掩的真相,而“安能逃世人”则是在问,即使想要逃离这个纷争不断的人世,又怎能做到呢?
末尾的“亡象齿与革,亡猩血与唇。有身即有患,谁能无其身”则是对生命体验的深刻反思。诗人通过“亡象”的比喻(象征着力量与权威),以及“亡猩”的形象(表现出生命脆弱的一面),指出了任何形式的生命都无法避免痛苦和困境。
最后,诗人以“安得此身化为云,随龙上下云无心”作为全诗的结尾。这一段落,是对超脱尘世束缚、达到精神自由状态的一种向往。在这里,“化为云”象征着物质形态的消解,而“随龙上下云无心”则表现了一种与自然界和谐共生的境界,诗人希望能够像云一样自由地跟随龙(这里的“龙”,既可理解为蛟龙,也可视作精神状态的象征)的升降,无拘无束,达到一种超越世俗烦恼的心灵状态。
齐郊烈烈大风起,走石扬尘一万里。
始见蓬蓬生北海,忽簸三江振东岱。
乍似军装赴敌场,旋疑天马奋龙骧。
鸣籁飕飗四野闻,愁云晻翳一朝昏。
能吹朔雪冻寒空,更逐飞沙卷断蓬。
飞廉鼓怒阳侯出,万舶千艘静不发。
馀皇玉轴彩蜺翻,横海雕旂翠蛟掣。
中流激势水增波,岸上但呼无渡河。
桂枻兰桨徒怅望,河深难济欲如何。
桓桓使者居,扼楚复持越。
割镇山水邦,并提虎龙节。
庙画用老成,戎机资明哲。
指挥不须臾,顿使精采别。
好整兼多暇,教民方大阅。
中军雷鼓动,前表帛旌揭。
驰驱马足齐,坐作人声绝。
草木助行威,鱼鸟皆成列。
千屯知击刺,四境无盗窃。
风静鲸鲵波,氛收豺虎穴。
从容尊俎间,谈笑外冲折。
予本好奇策,当歌生壮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