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二仪(èr yí)的意思:指天地的两种基本要素,即阳和阴,也可以指男女、夫妻、阴阳、天地等相对的两个方面。
芳润(fāng rùn)的意思:形容香气浓郁、滋润宜人。
俯仰(fǔ yǎng)的意思:低头和抬头的动作,表示对上级或长辈的敬重和顺从。
嘉祯(jiā zhēn)的意思:形容吉利、幸运的时光或时期。
金盘(jīn pán)的意思:形容非常珍贵或重要的东西。
礼成(lǐ chéng)的意思:指礼节完备,仪式完成。
灵贶(líng kuàng)的意思:指能言善辩,口才出众,能够巧妙地运用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
明禋(míng yīn)的意思:明智而谦虚的统治者或领导者
仁泽(rén zé)的意思:仁慈的恩惠。
圣德(shèng dé)的意思:指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的道德标准。
通灵(tōng líng)的意思:指能够与灵魂或灵体进行沟通,亦可指人与人之间沟通无障碍。
应远(yìng yuǎn)的意思:指应该避免和远离某种不良行为或不良环境。
遇礼(yù lǐ)的意思:遇到他人时主动行礼,表示尊敬和礼貌。
玉窦(yù dòu)的意思:指人的脑袋聪明、智慧敏锐。
沾濡(zhān rú)的意思:指被染上或沾染上不好的事物,比喻与坏人或坏事有关联。
秩祀(zhì sì)的意思:指按照规定的仪式和程序进行祭祀。
众生(zhòng shēng)的意思:指所有的生命,包括人类和其他动物。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祭祀仪式的庄重与神圣,以及由此带来的吉祥之兆。诗人通过“二仪崇秩祀”,表达了对天地自然秩序的尊重与敬畏,同时也暗示了祭祀活动的崇高地位。接着,“俯仰见嘉祯”一句,生动地描绘了在祭祀过程中,人们虔诚的动作中显现出了吉祥的征兆。
“圣德通灵贶,明禋遇礼成”则进一步强调了圣人的品德与智慧能够沟通天人,使得祭祀得以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的效果。这里的“灵贶”指的是神灵的恩赐或启示,而“明禋”则是指明净而虔诚的祭祀行为。“遇礼成”则表明了祭祀活动按照既定的礼仪规范圆满结束。
接下来的“金盘仁泽美,玉窦乳流清”两句,通过具体的物象来象征祭祀的成果与美德。金盘象征着富贵与尊荣,其“仁泽美”则寓意着仁爱与恩泽的广布;而“玉窦乳流清”则以清澈的泉水比喻祭祀所带来的纯洁与清新的影响,同时“乳流”也暗示了生命的滋养与延续。
最后,“芳润馀应远,沾濡及众生”表达了祭祀活动不仅局限于一时一地,其深远的影响如同芳香一般,能够惠及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多的人群。这里“芳润”象征着恩泽与福祉,“沾濡”则形象地描绘了这种恩泽如同雨水般洒遍大地,滋润万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古代中国人对于祭祀活动的崇高敬仰,以及通过祭祀活动所追求的和谐、吉祥与普世福祉的理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