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方改旦,今朝又初十。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肯(bù kěn)的意思:不愿意,不肯接受或执行某种要求或建议。
不及(bù jí)的意思:不如;不及格;不及时
丁字(dīng zì)的意思:指丁字形状,也指丁字形状的东西。
放下(fàng xià)的意思:指放弃、不再计较或不再执着于某事物或某种情感。
何必(hé bì)的意思:表示某种行为或做法没有必要或没有意义。
解脱(jiě tuō)的意思:摆脱困扰或束缚,获得自由或解脱。
今朝(jīn zhāo)的意思:指现在、此时此刻。
拘执(jū zhí)的意思:指思想或行为固执、狭隘,不愿意接受新观念或改变。
日月(rì yuè)的意思:指时间的长久或长远,也可表示情感的深厚或事物的永恒。
是处(shì chù)的意思:指人的品行或处事态度不端正,没有原则,不守诚信。
支提(zhī tí)的意思:支提是一个形容词,指的是支离破碎、残缺不全的样子。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僧释云的作品,以日常生活中的景象和禅宗修行的比喻来阐述佛法的领悟。"五月方改旦,今朝又初十"描绘了时间流逝之快,如同日月飞逝。"日月去如飞,快鹞趁不及"形象地表达了时光如梭,难以把握。
"禅须放下参,但莫固拘执"强调禅修中应去除执着,放下自我,不被形式所束缚。"是处解脱门,汝自不肯入"指出解脱之道就在日常生活中,然而人们往往视而不见,不愿进入这个自由的境地。
最后两句"何必问支提,丁字著脚立"运用禅宗公案(机锋)的方式,"支提"是禅宗术语,此处指问题或教诲;"丁字著脚立"形容像钉子一样死板地站立,寓意不应停留在表面,要深入理解并实践佛法。整首诗寓教于乐,引导读者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内心的宁静与解脱。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