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入黄山谒檗庵和尚·其二》
《入黄山谒檗庵和尚·其二》全文
明 / 陈子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四千里许参谒一两日来便辞

欲去重看人世佛,本来教得自家师。

石松拱立如相送,涧竹扶行自持

别后或蒙方丈念,古坛疏叶镇风吹。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本来(běn lái)的意思:原本,本身应该如此

便辞(biàn cí)的意思:形容言辞简练、扼要,能够表达出深刻的意义。

参谒(cān yè)的意思:参见拜访高官或上级领导。

方丈(fāng zhàng)的意思:方丈是佛教寺院中的主持或住持的称号,也指寺庙的主要建筑物。

扶行(fú xíng)的意思:扶助、支持、帮助。

拱立(gǒng lì)的意思:指人们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

来教(lái jiào)的意思:指学问或技能传授,教导他人。

里许(lǐ xǔ)的意思:指事物的内部距离或范围。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人世(rén shì)的意思:指人间世界,泛指人类社会。

日来(rì lái)的意思:日子一天天过,时间不断流逝。

一两(yī liǎng)的意思:指极其微小的数量,形容非常少或微不足道。

自家(zì jiā)的意思:指自己的家庭或自己的事情。

自持(zì chí)的意思:自己克制,不依赖他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陈子升在明末清初时期,踏入黄山拜访名为檗庵的和尚时的内心感受与所见景象。诗中充满了对自然与僧侣生活的深刻感悟。

首句“四千里许恭参谒”,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长途跋涉、恭敬地前往拜见高僧的虔诚之心。接着,“一两日来那便辞”则暗示了旅程虽短,但对诗人来说意义非凡,难以轻易离去。

“欲去重看人世佛,本来教得自家师”这两句,诗人将世间的人视为佛,表达了对众生平等的深刻理解,并认为真正的老师就在自己心中,强调了自我觉悟的重要性。

“石松拱立如相送,涧竹扶行胜自持”描绘了自然界的景物仿佛在为诗人送行,石松和涧竹分别以它们的姿态展现了对诗人的关怀与支持,象征着自然界的和谐与力量。

最后,“别后或蒙方丈念,古坛疏叶镇风吹”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祝愿,即使离别在即,也相信和尚会记得他,而古坛上的稀疏落叶在风中摇曳,既是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是对时光流逝、万物更迭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信仰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僧侣生活独特视角的理解,充满了哲理与美感。

作者介绍

陈子升
朝代:明

(1614—1673)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字乔生。陈子壮弟。明诸生。南明永历时任兵科右给事中,广东陷落后,流亡山泽间。工诗善琴。有《中洲草堂遗集》。
猜你喜欢

婕妤怨

君恩不可见,妾岂如秋扇。

秋扇尚有时,妾身永微贱。

莫言朝花不复落,娇容几夺昭阳殿。

(0)

赠济禅师

碧峰秋寺内,禅客已无情。

半顶发根白,一生心地清。

竹房侵月静,石径到门平。

山下尘嚣路,终年誓不行。

(0)

送李嘉祐正字括图书兼往扬州觐省

不事兰台贵,全多韦带风。

儒官比刘向,使者得陈农。

晚烧平芜外,朝阳叠浪东。

归来喜调膳,寒笋出林中。

(0)

漫书二首·其一

剩欲逢花折,判须冒雨频。

晴明开渐少,莫怕湿新巾。

(0)

寓居有感三首·其三

黑须寄在白须生,一度秋风减几茎。

客处不堪频送别,无多情绪更伤情。

(0)

雨中

维摩居士陶居士,尽说高情未足誇。

檐外莲峰阶下菊,碧莲黄菊是吾家。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韩翃 于右任 徐鹿卿 史达祖 揭傒斯 冯煦 李鸿章 岑安卿 施肩吾 曹雪芹 江淹 廖刚 严羽 刘秉忠 武元衡 柳宗元 高攀龙 吾丘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