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灵(bǎi líng)的意思:形容声音嘹亮清脆,像百鸟齐鸣一样。
不信(bù xìn)的意思:不相信、怀疑
沧海(cāng hǎi)的意思:比喻时间的变迁和世事的更迭。
尘壒(chén ài)的意思:指尘埃飞扬、土石翻腾的样子。形容战争、混乱或纷争时的景象。
池畔(chí pàn)的意思:指离开尘嚣,远离喧嚣,享受宁静的生活。
高顶(gāo dǐng)的意思:高耸的顶部
黄鹄(huáng hú)的意思:指高尚的品德和才能出众的人。
列岳(liè yuè)的意思:指列举众多的名山。
暮烟(mù yān)的意思:指夕阳下的烟雾,也比喻事物末期或衰落的景象。
齐州(qí zhōu)的意思:形容人们心意相通,志趣相合,团结一致的情况。
说天(shuō tiān)的意思:胡说八道,说谎或夸大事实。
天孙(tiān sūn)的意思:指君主的后代或王室的子孙。
天门(tiān mén)的意思:指高门大户,豪华富贵的住宅。
洗头(xǐ tóu)的意思:洗头是指清洗头发,也用来比喻彻底解决问题或消除困扰。
杳冥(yǎo míng)的意思:形容遥远、昏暗、不可知的状态。
一杯(yī bēi)的意思:一杯通常指一杯酒,也可指一杯茶或其他饮料。在成语中,一杯表示一种情感或状态。
羽盖(yǔ gài)的意思:羽毛覆盖,形容光彩照人。
芝童(zhī tóng)的意思:指聪明、聪慧的孩子。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泰山的仰望与赞美。首句“天孙列岳翠为屏”,以“天孙”比喻泰山,翠绿的山峦如同屏障,形象地展现了泰山的雄伟与壮丽。接着,“共说天门走百灵”,描述了人们传说中泰山天门的神奇景象,百灵鸟在其中穿梭,增添了神秘色彩。
“沧海一杯高顶白,齐州九点暮烟青”两句,运用夸张手法,将大海比作一杯水,泰山之巅仿佛浮于其上,而远处的齐州则如九颗点点星辰,暮色中烟雾缭绕,展现出泰山与周围环境的对比之美。
“芝童不信来尘壒,羽盖虚疑出杳冥”中,“芝童”象征仙人,表达了诗人对泰山仙境般的想象;“羽盖”指仙人的车盖,暗示着超凡脱俗的境界。“虚疑出杳冥”则描绘了仙人仿佛从遥远的虚无中走出,充满了神秘和向往。
最后,“安得身轻似黄鹄,洗头池畔摘寒星”表达了诗人渴望能够像黄鹄一样轻盈飞翔,到达那洗头池畔,亲手摘取寒夜中的星星,既是对自由与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对泰山仙境的极致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泰山的崇敬之情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无限向往,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还狱
人情感故物,百年多离忧。
桑下住三宿,应者犹迟留。
矧兹方丈室,屏居二春秋。
夜眠与昼坐,隤乎安楚囚。
自罹大雨水,圜土俱荡舟。
此身委传舍,迁徙无定谋。
去之已旬月,宫室重绸缪。
今夕果何夕,复此搔白头。
恍如流浪人,一旦归旧游。
故家不可复,故国已成丘。
对此重回首,汪然涕泗流。
人生如空花,随风任飘浮。
哲人贵知命,乐天复何求。
五月十七夜大雨歌
去年五月望,流水满一房。
今年后三夕,大雨复没床。
我辞江海来,中原路茫茫。
舟楫不复见,车马驰康庄。
矧居圜土中,得水犹得浆。
忽如巨石浸,仓卒殊徬徨。
明星尚未启,大风方发狂。
叫呼人不应,宛转水中央。
壁下有水穴,群鼠走踉蹡。
或如鱼泼剌,垫溺无所藏。
周身莫如物,患至不得防。
业为世间人,何处逃祸殃。
朝来辟沟道,宛如决陂塘。
尽室泥泞涂,化为糜烂场。
炎蒸迫其上,臭腐薰其傍。
恶气所侵薄,疫疠何可当。
楚囚欲何之,寝食此一方。
羁栖无复望,坐待仆且僵。
乾坤莽空阔,何为此凉凉。
达人识义命,此事关纲常。
万物方焦枯,皇皇祷穹苍。
上帝实好生,夜半下龙章。
但愿天下人,家家足稻粱。
我命浑小事,我死庸何伤。
《五月十七夜大雨歌》【宋·文天祥】去年五月望,流水满一房。今年后三夕,大雨复没床。我辞江海来,中原路茫茫。舟楫不复见,车马驰康庄。矧居圜土中,得水犹得浆。忽如巨石浸,仓卒殊徬徨。明星尚未启,大风方发狂。叫呼人不应,宛转水中央。壁下有水穴,群鼠走踉蹡。或如鱼泼剌,垫溺无所藏。周身莫如物,患至不得防。业为世间人,何处逃祸殃。朝来辟沟道,宛如决陂塘。尽室泥泞涂,化为糜烂场。炎蒸迫其上,臭腐薰其傍。恶气所侵薄,疫疠何可当。楚囚欲何之,寝食此一方。羁栖无复望,坐待仆且僵。乾坤莽空阔,何为此凉凉。达人识义命,此事关纲常。万物方焦枯,皇皇祷穹苍。上帝实好生,夜半下龙章。但愿天下人,家家足稻粱。我命浑小事,我死庸何伤。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78367c679f4db178225.html
皇雅十首·其七庶工
帝咨庶工,畴其辅予。俊乂以登,厥劳乃图。
匪忘旧勋,非贤勿俞。巍巍衮台,盛德以居。
任贤伊何,昌言是庸。勉告尔猷,罔恤乃躬。
岂无狷辞,怫于予衷。予不尔疵,尔无面从。
始时从官,戎容扬扬。今帝左右,儒冠煌煌。
朝廷以尊,文物典章。得人之盛,奕世重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