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行住坐卧三十二颂·其五习听》
《行住坐卧三十二颂·其五习听》全文
宋 / 释印肃   形式: 偈颂  押[先]韵

老病苦相煎,唯我能知速弃捐

二时中常念佛,闻师一举无边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二时(èr shí)的意思:表示时机、时刻。

苦相(kǔ xiāng)的意思:形容面容憔悴、苦楚的表情。

老病(lǎo bìng)的意思:指久病不愈,或年老体弱。

念佛(niàn fó)的意思:指虔诚地念诵佛号,表示对佛教信仰的虔诚和敬重。

弃捐(qì juān)的意思:放弃、抛弃、不再珍惜

时中(shí zhōng)的意思:时机正好,恰到好处

十二(shí èr)的意思:指十二个,表示数量为十二。

无边(wú biān)的意思:没有边界,无限广阔。

相煎(xiāng jiān)的意思:指相互残害、相互厮杀。

一举(yī jǔ)的意思:一次行动或举动

中常(zhōng cháng)的意思:常常,经常

十二时(shí èr shí)的意思:指一天中的十二个时辰,泛指整个过程、全部事物。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印肃所作的《行住坐卧三十二颂》中的第五首,名为“习听”。诗的内容主要表达了对生死苦痛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佛法修行的执着追求。诗人以“生老病死苦相煎”开篇,形象地描绘了人生的苦难和无常,接着强调自己已经认识到生命的短暂和无常,决定迅速放弃对世俗的执着,转向佛学的修行。

“唯我能知速弃捐”表达了诗人的超脱与决绝,只有他深知生命的真谛,决心快速放下尘世的牵绊。接下来,“十二时中常念佛”,诗人强调了修行的日常化,无论何时何地,都在心中默念佛号,以此净化心灵。最后一句“闻师一举耳无边”,则进一步深化了对佛法聆听的专注,即使只是听到师父的一举一动,也能从中领悟到深远的佛法教诲,体现出修行者的虔诚和智慧。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展现了诗人对佛法的深入理解和实践,体现了禅宗注重当下、直指人心的修行理念。

作者介绍
释印肃

释印肃
朝代:宋   号:普庵   籍贯:袁州宜春(今属江西)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二十七岁礼寿隆贤法师落发为僧,二十八岁受甘露大戒于宜春城北开元寺。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猜你喜欢

吕武第一百一十三

疾恶怀刚肠,世人皆欲杀。

魂魄犹正直,回首肝肺热。

(0)

先两国初忌

北风吹黄花,落木寒萧飕。

哀哀我慈母,玉化炎海秋。

日月水东流,音容隔悠悠。

小祥哭下邳,大祥哭幽州。

今此复何夕,荏苒三星周。

嗟哉不肖孤,宗职旷不修。

昔母肉未寒,委身堕寇雠。

仰药早云遂,庶从地下游。

太阿落人手,死生不自由。

南冠坐绝域,大期落淹流。

白华下玄发,碧苏生缁裘。

心口自相语,形影旁无俦。

空庭鬼火阒,天黑对牢愁。

鱼轩在何处,魂魄今安否。

儿女各北归,坟墓委南陬。

寒食雨凄凄,盂饭谁与投。

荆棘缠蔓草,狐兔缘荒丘。

长夜良寂寞,与我同幽幽。

我心亦劳止,我命实不犹。

昨夕梦堂上,乐昔欢绸缪。

觉来尚恍惚,血涕连衾裯。

晨兴一瓣香,痛如螫在头。

吾家白云下,万里同关忧。

遥怜弟与妹,几筵罗庶羞。

既伤母在殡,又念兄在囚。

兄囚不足念,毋亦为母谋。

三圣去已远,穹垠莽洪流。

缅怀百世虑,白骨甘填沟。

冥冥先大夫,郁郁苍松楸。

防山迄合葬,瞑目复何求。

(0)

母第一百四十一

何时太夫人,上天回哀眷。

墓久狐兔邻,呜呼泪如霰。

(0)

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赋·其十

环堵尘如屋,累然一故吾。

解衣烘稚虱,匀锁救残须。

坐处心如忘,吟馀眼已枯。

不应留滞久,何日裹籧篨。

(0)

即事

船只时閒锁,城孤日闭关。

惊心常有马,极目柰无山。

出路相传险,行囊愈觉悭。

归心风絮乱,无柰一身闲。

(0)

甲午春前得雪·其一

寒声昨夜响萧萧,逗晓阶庭亦已消。

残腊距春无几日,一年飞雪只今朝。

微阳欲动梅惊萼,馀润才沾麦放苗。

天意未能违物意,漫留残白占山腰。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梁焘 都穆 温峤 班婕妤 陈时政 叶法善 储瓘 吴少微 王和卿 李星沅 朱子奢 戴永植 辨才 黄定 刘时中 王韫秀 张鸣善 杨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